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全球孤儿药报告

(2013-06-26 14:21:36)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孤儿药

健康

分类: 产品与研发

2013年全球孤儿药报告

译   刘晓畅

 

孤儿药是针对于罕见病的药物。自美国1983年出台孤儿药法案以来,孤儿药受研发和市场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在促进法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全国罕见病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NORD)统计,约有3000万美国人遭受着大约7000种罕见病的折磨。在1983年孤儿药法案之前,市面上只有38个孤儿药,而截至目前,已经有347个孤儿药面世,治疗425种病症。

美国的孤儿药法案也促进了其他主要市场的政府出台类似法案,例如日本和欧盟,分别在1993年和2000年出台法案。除了对孤儿药有特殊的审批通道、在研发阶段给予临床研究减税等政策以外,最重要的是孤儿药拥有市场独占期。美国规定,孤儿药自批准上市后有7年的市场独占期。另外,多数孤儿药在7年独占期外还有化合物的专利保护期。欧盟则规定自批准上市后10年的市场独占期限。

 

孤儿药市场的增长率将两倍于全球处方药市场

2018年世界孤儿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27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在2012年到2018年间将达到7.4%。这个数字是全球处方药市场增长率的2倍(不包含通用名药物,因为通用名药物市场将以每年3.7%的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孤儿药的市场份额将占到全球处方药市场(除去通用名药物)的15.9%,而1998年时这个数字仅仅是5.1%。

 

2003年以来孤儿药资格认定显著增加

在2003到2010年间,美国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个数达到了顶峰。R&D投入的顶峰则得益于孤儿药板块高效的研发产出。第二波孤儿药开发浪潮的领先者,例如安进、百健艾迪、基因泰克(罗氏)、健赞和先灵葆雅等公司证明,即使病人群体较小,通过创新药的高溢价也可以得到显著的回报。常见病领域的高研发投入以及伴随而来的高临床/注册失败率、专利失效带来的利润下滑等因素都在驱动大型制药公司进军孤儿药领域。

 

相对于常见病,孤儿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

孤儿药的ROI要高于非孤儿药。目前的临床三期/已申报的孤儿药有希望带来10.3倍的投资回报,而非孤儿药的预期回报率是6.3倍。这主要是由于孤儿药的三期临床试验病例平均只需要528例,而非孤儿药则需要2234例。我们估计两者的主要的三期临床试验花费分别是8500万美元和1.86亿美元,而美国为孤儿药提供的减免50%税的政策又将孤儿药的三期临床费用降到了4300万美元。有趣的是,我们倒没有发现孤儿药的研发进程有任何加快——由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到向FDA提交申报资料,平均是2.75年;而常见病药物平均需要2.72年。FDA对孤儿药的审批时间平均需要9个月,而常见病药物的审批用时平均也就10.1个月,差别不大。

 

孤儿药研发降温?

2012年孤儿药资格认定的数量降至188个,比2011高峰时期的203个有下降。这个可能代表着孤儿药板块投资的下降。

 

关于孤儿药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

到2018年,诺华将是孤儿药领域的领头羊;

到2018年,Rituxan(美罗华)将是销量最高的孤儿药;

对临床三期/申报阶段的孤儿药的预期回报率比同阶段的常见病药高出1.7倍;

2012年,FDA批准的所有新药中,孤儿药占到了35%;

欧盟所给出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中有18.5%针对极其罕见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在欧盟是获得最多孤儿药资格认定的罕见病。

 

在各国的法案中,罕见病的定义分别是:

美国

患病人数<200000个人(根据美国3.13亿的人口基数,病人数<6.37人/万人)

欧盟

病人数<5人/万人(根据欧盟5.06亿的人口基数,患病人数<250000人)

日本

患病人数<50000个人(根据日本1.28亿的人口基数,病人数<4人/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