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康界
新康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0
  • 关注人气:4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锁药店上市“钱”景

(2013-05-10 11:12:08)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连锁药店上市

健康

分类: 商业与流通

连锁药店上市“钱”景

 

 

文   本刊记者 张勇

 

 

自从2010年开始,中国药店已经进入转型期,告别高成长,面临着增长低迷、成本高企的不利境地,转型、升级成为主旋律。“此情此景”下,“钱”景如何?

是否还能有第二波资本潮?是否会影响现有企业的IPO?这波连锁药店一旦IPO成功,能否在逆境中保持可持续增长?

 

 

2004年,高盛集团注资海王星辰;2007年11月9日,海王星辰成为美国纽交所登录的第一家中国医药连锁企业,筹资额达3.34亿美元,自此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连锁药店诞生。

受海王星辰上市的鼓舞及新医改带来的良好预期,到2008年,中国药店迎来了第一波资本热潮:2008年1月,江西开心人大药房获得日本日兴集团下属创业投资公司NikkoAntfactory的1亿元投资;2008年10月,湖南老百姓宣布引进私募基金殷拓集团8000多万美元投资;2008年11月,今日资本集团对湖南益丰注资2亿元;2010年7月28日,联想投资(现更名为“君联资本”)对云南鸿翔一心堂连锁药店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在1.5亿元左右。

中国连锁药店的第一波资本潮发生在整个行业“剧变前夜”。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

“药店这个行业,我认为有

5~6家上市连锁药店是没问

题的”

上市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想上市、准备上市、上市申报审批,到最终上市,过程极其复杂,影响因素极多。药店这个行业,我认为有5~6家是没问题的,符合“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主旨,看看美国,还有其它消费零售行业,医药零售连锁的上市公司不是多而是太少了!更多的上市公司有利于行业规范、控制价格,属于多赢。

中国的几家大型连锁药店都有可能上市,就看谁在财务法律和业务上规范得早。当然,企业还是按照自己的战略规划和节奏发展,不能赌上市。做这个行业的投资,要有5~8年心理准备,自身要有足够的吨位。

这个行业在把握规律(包括药品行业的自有品牌的特性和度的把握,连锁零售如何通过规模优势、品类组合和上游整合,在不断降低终端价格的同时来创造合理的利润空间)等方面还需要知识普及和提升。这个行业好的一点是以非处方药为主,不涉及医院药品销售的不规范操作。医药零售业是个服务老百姓的苦差事,在夹缝中求发展,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和实实在在的精细化运营,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

 

 

九鼎投资合伙人禹勃 

“上市前景看好,

规范性有待加强”

连锁药店上市的前景比较明朗,我持相对看好的态度。目前的股市低迷不会是长期现象,医药板块的企业一直被投资人看好,而现在国内股市医药板块的容量还小,仅有190多家上市公司,医药板块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大致只有4%多一点,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19%。因此中国整个医药行业要发展,这个市值比例肯定要不断提高,空间很大,容量不存在问题。

我们对连锁药店的业务模式是看好的,上市的确定性也是看好的,只是现有的连锁药店直营店太少,加盟店太多,不好核查,而且许多企业财务也不够规范,长期来看还是可以处理好的。九鼎也接触了多家连锁药店,之所以至今没有直接投资,主要问题是财务账的问题,规范性支持着我们对其的估值。

真正有价值的“行业”,未必是大多数人当前看好的。连锁药店或许就是这样的行业。尽管很多企业对这个行业都很谨慎,因为从短期和单店盈利上看,一个下降的行业是很难让人下决心去投资的。按照国际经验,医保覆盖率越高,单店的经营效益就会越低,越活不下去。但是从更长远和更宏观的角度看,客观上要求产业逐步走向集中,而在这个领域由于需要更细致的服务,从而会把这个领域留给有基础、有抱负、有体系的民营企业。

 

 

创东方投资副总监王瑞

“预计首次上市募资金额为

6亿左右”

我个人感觉到,药店这几年是越来越难,毛利在下降,房租和人工成本持续在上升,整个药店行业的净利润水平在下降。当然不光是药店,所有零售行业都面临整个问题。药店可能更严峻一点,政府的医药补贴都在第一和第三终端,反过来挤压药店终端,药店行业长期看一定会存在,但整个行业的空间不大。

如果零售企业税务、人力资源规范了,企业就没什么利润了,这是流通行业的大问题。所以我一直跟很多零售老板说,如果你的毛利没有30%以上,不要考虑上市,不然你会很辛苦。现在能做上市的都是服装、珠宝这类高毛利的行业。

其实药店的现金流很好,市场是刚需,虽然利润少点,但日子过得还不错。我认识几个小规模的药店老板,都很有钱,店里的流水很大,竞争布局稳定,每年都有不少现金盈余。很多老板对资本市场不了解,认为上市融资可以放大自己的财富。可是企业没有增长,就没有股价,也融不了什么钱。

假设一个连锁药店的年净利润为1亿元,市盈率为25倍,发行股份比例为25%,那么首次上市能够融到的资金为“1亿×25倍市盈率×25%的股权=6.25亿”。

连锁药店的布局时代基本结束,其中部分已经达到了上市的业绩规模,申报上市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所有上市公司都会面临业绩成长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很多企业上市以后面临的增长压力会很大。

我做一级市场投资,现在基本不碰药店行业,也是觉得药店在一级市场投资价值不大了。虽然,我觉得药店从上市的角度并不乐观,但其实不上市的日子还是不错的。

 

 

 

记者手记

 

 

投资看未来,

未来≠持续增长

 

创东方投资公司投资副总监王瑞提到当前连锁药店上市只能拿到6个亿的融资,湖南益丰大药房董事长高毅也有着相似的判断:“连锁药店一年一个亿的利润,上市20倍的市盈率,稀释20%的股份,只能拿到5个亿的融资。”

从行业属性来看,连锁药店的概念只能算是普通或者一般,当然再传统的企业只要盈利够就能上市。许多人也提到美国只有三家连锁药店上市,所以他们的观点是中国怎么可能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但美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历程是由北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医药体制所决定的,美国前三大的连锁药店Walgreens、CVS、Rite Aid已经垄断了全美60%以上的药店市场,但中国药店不太可能复制美国的模式,即便是在中国零售行业集中度最高的家电连锁行业,国美与苏宁的总和也只是占到整个市场的20%而已,所以中国不可能只剩下三家大巨头。

诚然,目前医改不利,经济环境不好,导致企业在收入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双重煎熬下挣扎,但连锁药店能否持续增长是投资的关键,基本上投资就是投未来。

衡水百草堂医药连锁总经理尹东宇认为未来取决于自己:“医改不止在中国,那些经历过医改的国家的药店行业并没有因为医改而消失,虽然药店的药品销售机会没有医疗机构多,但是我们的经营范围远比医疗机构更加宽泛。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借此机会逼迫自己尽早转型,那些定位清晰且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同样的大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快速增长,所以企业面临多大压力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抗压能力。”

作为企业来说,最低限度的增长可能是生存所必需的。只要市场在增长或者行业结构在改变,企业的增长就必不可少。然而,一家企业必须要区分错误的增长和正确的增长,切勿在投资者的胁迫下丧失理性,要区分“肌肉、脂肪和肿瘤”。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曾总结:当你把增长视为一种战略时,它就变得有些诱人,使人欲罢不能。但是,增长不应该是、而且确实不是一种战略;它只是一种战术。增长和成功可能会掩盖许多错误。我们还会犯更多的错误。增长应该是一种具有正确动机的、有节制的、有益的增长,一种不同类型的增长。

资本市场上的业绩衡量指标已经成为大多数零售商颈项上的枷锁,可是冬天到了,我们必须先保证健康才能挺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