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康界
新康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0
  • 关注人气:4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药股进入百亿市值时代

(2013-01-22 13:54:42)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医药股

医药上市公司

财经

分类: 投资与资本

医药股进入百亿市值时代

文/本刊记者 戴明明

2012年股市终于尘埃落定,从年初的2199点到年末2269点,上证指数在投资者的对投资环境的一片质疑声中微幅上涨。医药生物指数也从2012年年初的929点涨到年末的1068点。

为了直观反映医药企业的投资价值,医药投资周刊参考了国际著名财经刊物《商业周刊》和《金融时报》的评估标准,以市值作为依据,对178家沪深两市的医药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价值排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市值对于投资者的参考意义需要配合其他指标,如市盈率、市净值等,但是能从某种程度上作为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在我们考察的178家企业当中,上交所63家,深圳中小板75家,深圳创业板40家。其中,股票价格以上市公司2012年最后的交易日收盘股价为准(当日停牌的公司则以停牌前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股价为准),涉及H股和B股的另算相加。

 

29家公司市值过百

从统计结果来看,国内上市的医药上市公司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29家,其中云南白药以472亿元高居榜首,超过第二名的恒瑞医药近100亿元。在这29家公司中,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广州药业均属于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公司。在统计的医药上市公司中,垫底的两家上市公司市值不足10亿元,包括*ST吉药和*ST国药,其中前者自2012年4月25日起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如果单从市值的角度来看,很多投资人士都认为目前的医药估值虽然相比一年前有所回落,但相对境外上市的国内医药公司来说,估计仍较高。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先声药业为例,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换算成人民币都不超过27亿,仅比此次医药A股市值排名110位的企业稍高一点。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罗欣药业市值也仅仅只有41亿(折合人民币),仅比此次医药A股市值排名78位的企业稍高一点。然而,二者均名列工信部的百强制药企业中。这样的市值空间在其他在境外上市的医药公司中也属常见现象。

在29家市值超过100亿的上市公司中,除了汤臣倍健主营保健品业务以外,其他公司的主营业务均为医药。其中上海医药、九州通、华东医药、广州药业主要涉及商业领域,生物制品企业有双鹭药业、智飞生物、华兰生物三家,除此之外均为化学药和中药企业。

 

 

云南白药:

2011年下半年开始,云南白药对药品事业部和透皮事业部进行了整合,新成立的药品事业部在营销上提出了构建云南白药大终端、大商务、大后台。随着事业部的整合进入良性阶段,云南白药集团药品的生产销售显著增长。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单一产品年产值于2012年12月初突破10亿元,成为云南白药第一个产值过10亿的药品,也是继云南白药牙膏之后的产值过10亿的产品。新投入的云南白药气雾剂雨花生产线和西坝老生产线目前满负荷运转,但气雾剂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此外,血塞通、风热风寒感冒颗粒、伤风停等治感冒类药品去年的销售额均已过亿。

健康品事业部是公司近年的发展重点之一,公司第一个年产值过10亿的单品牙膏便来自健康事业部,2012年前三季度牙膏营收增速仍高达40%,前三季度养元青洗发水销售收入基本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自启动大健康战略以来,公司通过内生式增长强化白药为主的产品延伸,陆续推出养元青洗发水、郎健牙膏、千草堂沐浴素、瑶浴系列洗护品、采之汲面膜等产品,已形成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品、中药日用品、中药化妆品等系列化产品。2012年,公司为养元青洗发水组建了独立的销售团队,现阶段主要通过营销推广提升产品认知度,目前在商超铺货和销售情况良好,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基本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片仔癀:

在与华润医药集团联姻后,片仔癀积极利用华润医药强大的渠道弥补自身销售短板。去年12月,片仔癀宣布,将与漳州华润片仔癀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在17个省市合作设立片仔癀专柜。

片仔癀与华润的合作打开了公司其他产品的市场空间,让原本销售情况不佳的其他自产药品和日化产品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原料稀缺名贵而导致供不应求,片仔癀系列高端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提价来完成的。资料显示,2005年至今,片仔癀共提价8次,提价幅度约170%。然而,公司其他自产药品和牙膏药妆等日化产品的销售一直都是弱项。2011年全年,公司其他自产药品销售额约为5600万元,仅为片仔癀系列产品的11.94%;日化产品也只达到了7658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去年3月,片仔癀与华润医药集团合资成立华润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根据协议,华润医药集团曾承诺,3年内合资公司年销售额将达2亿元,10年内将合资公司发展成为年生产销售额超20亿元、净利润超2亿元的特色制药企业。

 

恒瑞医药:

从2011年年底伊立替康完成美国FDA认证到去年8月奥沙利铂通过欧盟COS认证,再到来曲唑FDA以及欧盟现场检查结束,恒瑞医药一直走在国内制剂国际化的前列,预计2013-2015年将陆续在国内外上市60多个仿制药(有工艺或配方专利或首仿)和创新药。公司目前也正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代理销售出口制剂产品。制剂出口产品梯队协同效应已逐步形成,有望于明后年开始放量。

从2009年开始,恒瑞医药就不断进行销售和研发投入,2010年开始至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都高于公司收入增速,导致近几年公司净利润增速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随着公司学术营销加大,销售费用率将呈现下降的趋势,近三年研发的高投入也将逐步迎来收获期,新药不断上市及制剂出口的加速,将打开公司的利润增长空间。

相较其他竞争对手,恒瑞医药的产品价格维护能力较强。即将开展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有望缩小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的质量差距,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对于恒瑞这样有质量优势的大型药企的价格维护将起到积极作用。

 

科伦药业:

近年来,科伦药业积极推进大输液行业整合。通过收购广西科伦、组建新迪化工、吸收合并珍珠制药和中南科伦、新建伊犁川宁抗生素中间体项目等措施,科伦药业已初步构建了抗生素全产业链格局。尤其是公司于2011年启动的伊犁川宁抗生素中间体项目,系抗生素全产业链业务的源头,为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利君国际两名股东各自持有的1.8亿股股份,约占利君国际12.29%股份,并计划继续收购合计不超过30%股份。若此次收购完成,对于构建抗生素全产业链的科伦药业确实具有较大意义。据悉,2011年利君国际的抗生素制剂产品收入达到6.29亿港元,其中,原料药出口销售收入实现1.08亿港元。

对于科伦而言,并购之后,有望缓解市场对于科伦抗生素业务的疑虑。该并购完成后,科伦和利君市场份额之和有望从目前的35%~45%提升至55%~60%。另外,通过此次并购,科伦新疆硫红项目与利君相关产品将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并购将拓展科伦制剂产品线,有望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