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雄逐鹿阿胶战场

(2013-01-21 09:39:33)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市场营销

阿胶市场

健康

分类: 市场与营销

 

群雄逐鹿阿胶战场

文/本刊记者 贺文婷 


 阿胶市场好不热闹!在同仁堂宣布技术改造,进行阿胶扩产,太极集团、山东宏济堂集团(以下简称宏济堂)宣布进军阿胶市场后,2012年12月22日,佛慈制药(以下简称佛慈)的阿胶产品也高调面市,并于当日签下2600万元大单,成为阿胶这块大蛋糕的分食者。


佛慈涉足大健康

2012年12月22日,佛慈制药的首个“大健康”产品——佛慈阿胶,在位于崆峒山下的平凉分公司生产基地下线面市,公司同时高调宣布进军大健康产业。

当日,佛慈还与重庆中盟药业有限公司、兰州惠仁堂药业和西北医药3家药品销售企业签订了总额2600万元的销售协议。

在佛慈制药董事长贾朝民看来,这标志着佛慈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资料显示,佛慈制药创办于1929年,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研发、制造和销售。1929年,公司就成立佛慈研究所,致力中药的研究和中药行业标准的制定。该公司主打产品为浓缩丸,其中六味地黄丸2011年的销售额为6714.16万元,占该公司全年总收入的24.76%。

但是,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原材料价格上涨,佛慈的账面成绩显得并不漂亮。根据该公司业绩报告,1-6月实现净利润1279.98万元,同比减少14.39%,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35.78%;7-9月实现总收入7981.22万元,同比减少23.92%,净利润744.37万元,同比下降23.44%。

对此,贾朝民表示,上市一年来,佛慈制药除了努力打破产能瓶颈,加大铺货力度,同时也加快了进军大健康产业的步伐。

而与太极集团、宏济堂一样,佛慈首先看中的是炙手可热的阿胶市场。

 

分食阿胶大蛋糕

据《中药材在线》报道,国内外市场对阿胶的需求量由2000年的300吨,增长至2010年的3000吨左右。

中康资讯《四大医药终端用药市场分析〈2011-2012〉》(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12年上半年,52城市阿胶块零售总额为57611万元,同比上涨21.17%;占据补益养生类药品销售份额的47.12%,同比增长3.24%。阿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潜力一直在增长。

虽然近几年,行业老大东阿阿胶(以下简称"东阿")一直宣称其市场占有率已达75%以上,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想从中分一杯羹。在福胶悄然扩产、同仁堂(唐山)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以提高阿胶年产量的同时,太极集团也宣布进军阿胶产业,宏济堂宣布复产阿胶。基于这一形势,中华老字号佛慈制药进军阿胶市场也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阿胶的巨额利润也吸引众企业纷纷入行。

以东阿阿胶为例,其阿胶系列产品的毛利率一直高于65%,2011年甚至达到70.83%。

从净利润来说,根据东阿2011年的年报,公司实现利润10.31亿元,同比增长了47.86%,相比2008年的3.43亿元,利润增幅更是超过了200%。但与此同时,2011年东阿营业收入只增长11.98%。据观察,东阿的营业收入增长常年大幅低于净利润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0.11%),但其净利润还增长了20.54%。

 

提价,抢摊中药奢侈品市场

在外界看来,东阿的高利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频次的提价。

就在记者发稿前几天,东阿表示从2013年起提高主营胶类产品出厂价格,价格平均上调约6%,但部分价格长期未上调或定位偏向奢侈品的产品调价幅度更高,如海龙胶提价80%。

据统计,自2006年进行第一次提价始,东阿的阿胶块共计完成了13次提价,其中2011年1月的提价涨幅高达60%,2010年连续4次提价后,累计涨幅也达到52%。而阿胶块的价格也从2005年年初的200多元每公斤涨到了2012年的1650元每公斤,再算上新近上调的6%,阿胶块的售价已经达到1749元每公斤。

除了保证高额利润,提价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相关企业的股价齐升。以东阿为例,此次提价虽然静悄悄,但其股价却连续两日大幅上涨,1月8日,东阿阿胶以42.8元收盘,较前日上涨4.29%。

业内人士曾表示,东阿作为行业的老大,自然有其提价的底气,但是如此高密度的调价势必会使整个阿胶行业都走向涨价之路。

2012年10月,同仁堂宣布其阿胶块产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同步提价20%,同时间,福牌阿胶也通知药店涨价10%。

根据阿胶企业的说法,涨价是为了应对成年上涨的驴皮成本,而驴皮约占阿胶成本的80%。

事实上驴皮资源也确实很紧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6年至2009年十几年间,国内的活驴存栏量已经由1996年的944万头下降到了2009年的648万头,驴皮的价格也由2000年的不到50元/张涨到了2011年的200多元/张。但是相比之下,驴皮的涨价幅度远远赶不上阿胶。

就目前阿胶块的市场价格来说,同仁堂零售价已达690元(500g),福牌售价610-680元(500g)不等,都约为东阿的八成。佛慈制药董秘孙裕亦表示,阿胶块上市定价将与东阿阿胶保持一致。

东阿阿胶的价格已不便宜,但其总经理秦玉峰还公开宣称东阿阿胶要涨到最高6000元一斤。而同时,东阿迅猛的涨价也使得行业的价格大幅攀升。业内人士透露,宏济堂的东流水阿胶甚至达到了万元一斤,东阿最高规格的九朝贡胶最高价位已经超过3万元,不禁让人感叹阿胶的奢侈品化已无法阻挡。

北京东阿阿胶专卖店的销售人员曾这样评论,以前我们是大众产品,现在早就不是了,农村不再是我们的市场,东阿阿胶将来要在中心城市走奢侈品的方向。

当然,除了充分挖掘阿胶的价值,面对现行阿胶市场100多家企业争夺的现状,东阿更期望通过掌握定价权,主攻高端市场以区别定位。而同仁堂的提价行为也被业内视为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第一枪,尽管此前它和福胶一样,一直依靠低价策略提升市场份额。

但是,提价也有两难。在大幅涨价的背后,药企也面临着终端囤货、价格混乱、市场分散等问题。以“三年九次提价”傲视群雄的东阿已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2011年初的大幅提价使其当年的阿胶块销量下降得很厉害。

媒体报道,东阿正通过控货、代客熬胶、大规模的促销和广告宣传拿回丢失的市场份额,清理渠道囤货。事实上,这些举措效果明显,公司三季报显示,7-9月实现收入7.4亿元,扣非净利润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52%,经营业绩较中期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东阿销售费用增长显著,增幅达37.68%。

 

拼产量,拼产地

就品牌力而言,目前阿胶业基本已经形成高、中、低端三极市场,东阿无论在产品宣传力和渠道掌控力上都更胜一筹,属于高端产品;而在中端市场逐渐形成以福胶、同仁堂和九芝堂为主的产品群;其它没品牌的则属于低端市场。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阿胶战场,竞争力的强弱也越来越取决于阿胶的产量和驴皮的存货。

据悉,目前福胶的产能最大,一年近2500吨。而福胶还在加码阿胶市场,在投资20亿元进行产能扩大项目后,2014年预计阿胶块的年产量将达到4000吨。另外,同仁堂也于去年10月宣布唐山基地正式投产,产能提高至约640吨,预计2015年满产。

虽然东阿号称掌握全国90%的驴皮资源,其副总经理李世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已先后在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了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到2020年计划在国内建设20个养殖基地,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但事实上东阿产能只有2000吨,2011年实际产量只有1400吨。内部人士称,2011年东阿业绩增长率下降,也是因为产能跟不上,而去年四季度又出现了断货,这一现象预计2013年底新产业园完工后才会改善。

而此前,佛慈和太极集团也都表示,将建设“企业 + 农户”的养驴产业基地,以保障原材料供应。

除了产量之外,对阿胶正宗原产地之争也持续了多年,隶属于济南平阴的“福胶”和隶属于聊城东阿的东阿阿胶曾一度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无论产地之争还是驴皮之争,背后都是利益之争。随着越来越多的搅局者的加入,阿胶市场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新来者如何抢食,如东阿这样的行业老大又该如何稳定自己的定位,都是摆在众企业面前的问题。而众星捧月的阿胶市场真的能填饱这么多张大口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