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基药招标:春江水暖鸭先知
(2012-12-24 09:56:19)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药交会基药招标健康 |
分类: 专题 |
2013年基药招标
文/本刊记者
价格与质量的选择
对于业界流传的版本之一,“基本药物招标将会借鉴非基本药物招标,未来“单一货源承诺”和“双信封”将会弱化,质量权重提升,“唯低价”的模式将会有所转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未来的基药会招标会进行综合评价,其他权重都要统一考虑,质量权重要提高”。他表示,“对于下一轮的招标现在各省都在讨论,还没有具体政策出台,大家都知道要变,但怎么变还不知道,所以大家都在观望,看别人怎么做。在最近的安徽县级医疗机构药品招标中,把技术标中的评价分数带入商务标中,进行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单独的价格评价,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但这次招标不能算是下一轮的基药招标,因为此次安徽县级医疗机构招标既有基药又包含医保招标。它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试点单位,全国试点单位有600多家,而中国有2000多个县,这只占很少一部分,但这个变化也可能会成为下一次基药招标的参考” 。
江苏某知名药企长期负责招标的副总则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招标永远是在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平衡。基药的招标更不会从过去只追求价格走向只看重质量,以后的基药招标价格的权重可能会有所淡薄,不会像以前拼的那么惨烈,但价格还是主要考虑的因素,其次会兼顾质量因素,这实际对厂家的压力还是很大”。
对于“双信封制”和“单一货源承诺” 以后是否会弱化?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宪法如是表示,“‘双信封制’和‘单一货源承诺’是国内外通行的招标投标方式和中标品种合同订立方式,当然应当继续采用。业内不愿意看到的过度竞争和市场垄断是由于采购环境以及评标标准和方法存在缺陷造成的,与是否采用“双信封制”和“单一货源承诺”无关。江苏知名药企的这位副总表达了和李宪法同样的观点,认为在下次的招标中“双信封制”和“单一货源承诺”会继续实行。
基药降价依旧
以后招标,药价还会继续降低,这是行业内不少人的共识,如果既要体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又要降低药价,还要避免在上一次的基药招标中出现了药品成本倒挂现象,那么在招标政策和实际操作上,应该采取那些具体措施?
“最低价中标的前提是同组竞价的药品经具有权威性的质量评价被证实为同质等效。我国现行的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尚未对投标药品按等效原则分组,最低价中标难以体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今后的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应进一步完善评标标准和方法,”李宪法说。在记者采访于明德时,他也建议在今后的招标中应该划分质量层次,质价挂钩。
接着李宪法又表示,“基本药物多数是多种来源的竞争性品种,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中进行买方主导的招标采购,过度竞争不可避免,无论如何进行采购政策和技术操作方式调整,都难以避免部分竞价品种的价格跳水。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制定基本药物的最低生产经营成本,依法取消以低于成本价格中标的投标企业的中标资格,有助于遏制投标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当记者问到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希望政策有哪些调整时,上述药企人士如是表达了他的观点,“企业若要进入基药市场,就必须参加各个省的招投标,而现在各个省的招投标政策不一样,各自为政,每一个厂家为了应对各省的招投标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假如国家能从顶层设计基药招投标,从国家层面涵盖,分成几个级别,和制定一些大的原则,可能便于厂家的实际操作,也能降低招标费用。”
“去年安徽的基药招标刚开始一些大的品牌厂家不参加,但后来发现安徽的基药招标模式在全国蔓延,又纷纷加入这片红海,杀的血流成河。如果有些产品降得已经没有空间可降,还要继续降价,势必导致二个后果,一个是质量受到影响,以次充好。二是大的品牌企业没有利润,无从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国家对基药的招投标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让各地自己尝试,可能在2013年的招标中还会出现类似荒唐的事情。”这位企业人士随后又表示出他的担忧。
基药与非基药采购
当记者问及取消药品加成,会不会促使基药招标和非基药招标转向相近或相同的模式?李宪法如是表示,“从技术操作层面看,基本药物的采购与非基本药物的采购并无差异。目前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采购方式存在的差异是由于采购政策不统一造成的。卫生部于2012年10月召开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已要求各地探索招采结合、量价挂钩、款价挂钩等做法,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采购政策将趋向统一、协调,已是大势所趋”。
于明德则这样认为,如果推行“零差率”制度,基药和非基药招标很可能会向相近或相同的趋势发展,也就没必要分开招标。但问题是现在公立医院改革启动的面非常小,全国只有北京的5家三甲公立医院在进行改革,在没有总结出成熟经验以前,大部分医院还在施行顺价加价制,如果改革的步法快,这种趋势完全可能。
“非基药招标会借鉴基药招标的一些成果模式,特别是非基药中的医保目录。比如这次安徽县级医院的招投标,只招县级医院,而不招二级和三级医院,说明他们还是在尝试,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这个问题这位企业人士这是这么看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此次安徽县级医疗机构药品招标的一些不满,“在这次招标中对外资药品还是有很多倾斜保护,很多专利到期的原研药还在享受原研待遇,这是很不合适的,现在是国产药在拼杀,每招一次标,国内厂家的药品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在这次安徽县级医疗招标中,国内大品牌的药品包括一些肿瘤药,价格下降幅度很大,既影响产业安全又损害国家利益。”
以前基本药物的市场份额相对比较小,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和基药目录的扩容,这部分市场会不会增大?
基药市场扩容势不可挡
李宪法的解答是:“基本药物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医保和新农合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由按项目付费逐步向预付制转变,促使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将会导致优价廉的基本药物的市场需求逐步放大。当然,国家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增加、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也是基本药物市场份额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上述企业人士则从另一个角度回答道,“按照医改的路线图,二级和三级医院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基药,但是各省没有严格规定使用基药的比例,以后这个比例会逐渐提高,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要想根本性降低药价,如何提升基药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使用量,特别是三级医院的使用量特别重要,因为三级医院在药品市场的份额最大,这可能是从根本上解决药价高、减轻老百姓看病负担的一个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