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空,扰得仙界不得安宁,后来如来出面,他面带微笑,一翻手就将孙行者压在五指山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
如来好不威风,任孙悟空七十二变,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其实仔细一想,如来就是能量的掌控者,借组能量,得以让他的法力无海无边。
能量有这么神奇吗?能量到底为何物?
下面我们来慢慢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能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足球场上,足球为什么能飞来飞去?春天到了,百花为什么能从一个个花蕾变成一朵朵娇艳欲滴鲜花?吃饭的时候,你的手为什么能将筷子拿起又放下?可以说万物被能量附了身,正是因为能量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存在,并如此绚烂多彩。
从生物学的角度,任何生物包括最小的单细胞生物,到构成生物体的细胞都依靠能量维持生长,能量从不抛头露面,它以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分子的形式,储存在细胞中。
生物体在一呼一吸的过程中,释放出含有能量的物质,我们管这种物质叫ATP和热量, 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可见,能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孙悟空的招式,根据需要“隐藏”在不同的“面具”之下。
能量从哪里来?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真不假,快到中午了,上班族要下班了,学生们要放学了,大家关心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午吃什么啊。我们吃的千千万万种,不过是动物和植物这两种。这补那补,不过是六大营养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热量。这三类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主食像粮谷类和薯类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是膳食最经济的来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动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过大豆和坚果类例外哦,它们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中一般含量较少。
通常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平均可产生代谢能力分别为4kcal、9kcal、4lcal。
能量到哪里去了?
嘴巴是一个无底洞,每天都要吃饭,一顿不吃都会感到饿,我们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难道自动消失了?
这是不可能的,学过能量守恒定律的都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实际上,能量是从三个方面被消耗的:
首先,用于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总能量的60%-80%,是人体耗能的主要部分。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时候,测定方法是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的影响,根据公式基础代谢率=能量/体表面积*小时,其中体表面积= 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 而得出的。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基础代谢率比较稳定,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大于女性,儿童、青少年大于成年人,温度低的大于温度高的。
接着,用于体力活动
一般情况下,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根据劳动的强度,可分为极轻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五种。
坐位工作属于极轻度体力劳动,站位为主的工作属于轻度体力劳动,驾驶员属于中度体力劳动,运动员的运动属于中度体力劳动,采矿、伐木属于极重度体力劳动。
最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进餐的时候,摄入的食物会引起机体能量代谢额外增高,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总能量的10%,是食物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耗能现象。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与进食的总热量无关,而与事物的种类有关。进食糖与脂肪对代谢的影响较小,持续时间只有1h左右,但仅是蛋白质对代谢的影响较大,可达基础代谢的30%,持续时间可达10~12h。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如来佛,我们可以选择吃多少,吃什么,我们决定了能量从哪里来;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多摄入蛋白质增加基础代谢,也可以通过增加运动来加速能量的消耗,我们决定了能量到哪里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