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估值与其面临风险的大小是负相关关系,风险越大,估值越低;风险越小,估值越高。但如果这种风险已经被公司所预期,并做了相应的准备,所谓“黑天鹅”最多只能是“灰天鹅”,甚至在某种条件的催化下会“利空出尽”,反而成为价值修复的“白天鹅”“。不良贷款是当前困扰银行业价值恢复的最重要风险因素,A股上市银行业整体价格略高于净资产,H股低于净资产的现状正是反映了市场对当前这种不良贷款侵蚀股东权益的担忧。在价格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风险前景的情况下,对风险所做的准备就成为比较上市银行的重要因素。
由于市场对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较大的质疑,我把关注类贷款率也一并考察,将两者称为问题贷款率。而上市银行的对问题贷款的准备程度可以用拨贷比来量化。由于这两者的分母都是当期的贷款总额,因此,不同银行之间用这两个比率比较,可以判断不同上市银行应对不良贷款这项风险因素的充分程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家区域性小银行不仅问题贷款率低,而且拨贷比率高,贷款减值准备不仅覆盖其不良贷款,而且几乎覆盖了关注类贷款。国份行和股份行则呈现不同的特点,招行、浦发、农行、兴业、中信、建行、交行处于中上位置,而中行、光大、华夏、民生、平安、工行则处于中下位置,想不到宇宙行在这一指标是垫底的。
提示:银行经营质量好坏的指标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仅仅就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和排名,并未根椐这一指标对所列银行进行综合判断,请读者理解,本人持有中信银行H股、兴业银行A股、平安银行A股、招行银行H股、重庆农商行H股、民生银行A+H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