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97.24亿元,同比增长11.2%,比预测的905亿元少8亿元,偏差在1%以内,符合预期。各项指标与以预期情况偏差不大。
一、亮点
(一)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349亿元,超过预期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汇兑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82亿元的正收益与去年同期仅10亿元相比,出现了70亿元的净增加额,成为带动营业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剔除这一因素,营业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二)存贷款款业务增长较为稳定。期末存款余额111906亿元,比年初增加10927亿元,比年初增长10.8%。玩款余额84246亿元,比年初增加8168亿元,比年初增长10.7%,为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三)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由于被银监会批准使用内评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到10.11%,满足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加上仍有394亿元的可转债尚未转股,以及经批准尚未发行的优先股,资本补充前景在3-5年内可保无虞。
二、不足
(一)不良贷款暴露超过预期。期末不良贷款达到858亿元,比期初增加124亿元,加上核销转出94亿元,实际本期不良贷款暴露218亿元,比期初增长30%。其中国内不良率期末达到1.27%的较高水平。期末逾期不良比为132.8%,经过核销后,与期初135.6%相比,略有下降。
(二)减值拨备金有所消耗。由于核销力度加大,在提取278亿元的拨备后,期末贷款减值拨备仅增加183亿元,拨贷比2.21%,比一季末有2.23%有所下降,维持在期初的相同水平。
(三)净息差有所收窄。上半年净息差为2.27%,比一季度2.29%有所下降,毛估估二季度为2.25%,环比下降4个基点。其中上半年国内存款成本达到2.27%,去年上半年和全年均为2.16%,上升了11个基点,显示利率市场化对低本成本国有银行的压力的持续影响。
中国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报显示外币资产722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28.7%,人民币汇率升降对其业绩影响甚大。2012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已由2005年以来的单边升值变成双边浮动,甚至一度连续贬值。展望未来2-3年内,美国经济继续回升的势头仍有望维持,人民币双边浮动的形势将继续保持,这一对中国银行有利的形势将继续有利于各项指标的改善。(延伸阅读:《中国银行一因素有助稳定基本面》
http://blog.sina.com.cn
/s/blog_8246d6b001014vow.html)。中国银行由于监管要求的严格,业绩增速攻击性不足,但每年增长5-8%仍有保障。
今天中国银行收报2.69元,相当于中报每股净资产3.46元的0.78倍,低估程度仅次于交行。今年以来,股息率、市净率是支撑银行股股价上升的两条价值回归逻辑,以股价回归净资产的第一目标看,中国银行仍有30-50%的空间。
附:中国银行上半年主要指标预测公布偏差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