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无意中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了这篇文章。现今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父母对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但是我一直对于如何才是给予孩子真正的早期教育有点看法,这篇小文章也许给了我一些启发。我特地转给大家看看。我不太赞成孩子被早期教育捆绑,更不支持为了父母自己的心理满足去搞攀比化教育 ,我更欣赏给孩子一个很开放很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孩子解放自己的潜能。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您只需要给予支持和引导就可以了。我们这些五十年代的人之所以今天不算傻,就是当年大人没有过多的束缚我们的双手,捆住我们的双脚,规定我们的脑袋必须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我们才有了真正属于我们儿童自己的早期潜能的解放。
8月,小区楼上楼下的大小夫妻们都已经忙碌起来了,每家一个孩子,每家都在出演着一部大片《开学》。
家里的保姆阿姨,掌握着小区里各家各户的《开学》大片剧情:哪家孩子去欧洲游学了,哪家孩子报钢琴班了,哪家孩子交了多少赞助费了,哪家孩子要上贵族学校了。“孩子怎么上学,看得出很多问题!”阿姨权威地论断,“家里经济条件怎样啦,管孩子细心不细心啦,夫妻关系好不好啦,家里谁说了算啦……很大讲究!”
我补充说:“核心一条,育儿理念什么样。家里怎么教育孩子,开学账本就不同。”
Jessica家:我们是不是太精英主义了?
Jessica7
岁,保姆阿姨不会读她的名字,“一个中国人,起个外国名!”不止如此,Jessica 从早教开始,去的就
是外国人开的早教机构,幼儿园也上的是国际幼儿园,眼下要上小学,还是上的国际学校,才7岁,Jessica的英语口语已经相当流利。
Jessica
的暑期账本包括:钢琴课、舞蹈课、美术课、欧洲游再加上国际学校的报名费,均属价格不菲的消费。甚至连家里的保姆阿姨也换过了,换了个学历较高、看起来较有修养的,因为Jessica
的妈妈认为孩子大了,需要高素质的人对孩子耳濡目染。学校制服、书包、文具都统一发,说是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互相攀比,可是孩子们仍会比较,上什么暑期班和到哪里旅游。Jessica
年纪虽小,可是什么车都会认,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曾经要求爸爸“开那辆奥迪来接”,现在准备上小学了,已然知道奥迪并不是最好,“开学报名,看到同学父母当中有开保时捷和法拉利的。不过妈妈告诉我,不值得羡慕,等我长大后我会自己买。”Jessica 说。
Jessica的父母并非大款,两个都是外企职员,还不算是高层管理者那种。“女儿要富养,要让她什么都见识一下,用个恶心的词就是生活要‘精英阶层’化。你说我们是不是太精英主义了?”Jessica的妈妈笑说。
“可是世界是属于精英阶层的啊!如果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就会觉得对不起她,会担心她的前途。”Jessica
的妈妈说。
“精英主义者”是这个《开学》大片中的主角,标榜培养精英的各辅导机构、学习机构,各种针对天才的学习产品……深谙精英主义的各商家诱惑着这些父母和孩子,让他们花了钱,觉得很安全,感觉获得了孩子可被确保的未来。
文昌家
就想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一楼的13
岁的文昌的暑假一直过得不太满意。文昌老家在湖南,这是他在广州的第三个暑假。以前文昌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三年前父母才把他接过来,久别重逢,一家人倍感幸福,可是文昌感受到了很多的不适应。
“我想回湖南过暑假,可是爸爸妈妈给我报了去美国的游学团。因为全班同学都去!”文昌颇有一点无奈。能够去美国当然很兴奋,可是这种兴奋被对爷爷奶奶的思念冲淡了一下,接下来又被在美国的经历再冲淡了一点。
“前面20
天都在强化英语啊,然后就是去各大学参观。要写日记,要写作文。感觉比上学压力还大。”文昌说。“同学们大部分都很高兴,很适应。可是因为我英语程度不是太好,觉得压力很大。”
“要开学了,就更加的兴奋不起来。”文昌说。文昌的开学账本包括:家里给请了一个外教继续强化英语,名牌的书啊鞋子啊很多的新装备,甚至包括一个iPad2。“我觉得爸爸妈妈为我花了好多钱,还会跟我念叨说你看我花了这么多钱……所以我就是压力好大。”他惴惴地说。
过来广州三年了,文昌还在“适应期”,开学前他的这种不适感就更加强烈,曾经还哭了一场,“害怕开学。想去湖南,过一个摘西瓜摸鱼甚至和伙伴打打架的暑假。开学也不需要买这么多的东西,这样我的压力会小一些。”小文昌很明确地讲给妈妈听。
“可能我们的心太急切了一些,总是怕他在新的学校会被排挤、会被同学们瞧不起。我们花这么多钱就想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别人有,他也有。”文昌的妈妈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原来孩子要的不是这样的。”
我家:开学就是准备放手
儿子不到三岁,8月份,他开始上学了。我们没有选择公立幼儿园,而是选择了一个小小的私立幼儿园,混龄上课,十来个孩子在一起。幼儿园像个自选商场,主题课、教具、户外活动、音乐,每个区域有一个老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待在哪里。幼儿园的理念就是让孩子做主。再小的孩子,他们也有做主的权利。
需要准备什么呢?老师说:除了交学费之外,基本不需要花钱。准备的东西可以的话都由家长自己动手做。孩子档案的封面,孩子衣服上的名字等等。带来的东西尽量都带旧的,孩子用旧的、熟悉的东西有亲切感。衣物什么的最好是不怕糟蹋的,因为孩子要玩水玩沙玩颜料,不要用考究的东西免得坏了心疼。
还需要准备什么呢?老师说:“做好放手的准备。”
放手让他自理生活(哪怕吃得一身都是饭也得自己吃,哪怕经常尿裤子也让他自己尿),放手让他学习社交(哪怕还会跟小朋友打架),放手让他自主学习。
开学需要准备什么?每家每户都不同。每家的账本上花的钱和心思都不同。可是如果每个家长都能想想,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是不是孩子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开学,也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华图十年·产业特刊 南方周末
特约撰稿舒步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