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2020-05-27 16:02:58)
分类: 一人一课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一人一课

项目负责人

缪迎春

活动时间

5.27

活动地点

二年(4)班教室

活动主题

亡羊补牢》

主 讲 人

倪海娜

参加对象

低段语文组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倪海娜老师上一人一课,低段语文老师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做笔记。

2.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得到与会老师的点赞。

3.课后,大家集中小会议室对本堂课进行评价。首先,老师阐述本课的设计思路反思。其次,主评孔喜悦老师从词语教学、阅读教学两大方面给予很高的评价。接着,进入群体评课环节。章美君老师和胡丽珍老师对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孩子理解寓意予以高度评价杨小小老师认为课堂朗读扎实有效,方彩立老师认为寓意的理解与运用结合了生活实际,使得理解更加充分、到位;徐丽新老师认为课堂的开始从其他成语故事导入,使得孩子对课堂充满期待;缪迎春老师也认为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研组成员发言积极、踊跃。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夏海虹


二下《亡羊补牢》一人一课教案 执教者:倪海娜  2020.5.27

课题

12.亡羊补牢

课时

1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段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与现实生活很接近的一个小故事。从养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第一次丢了羊,邻居劝告他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次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认10个生字,学写“钻、劝”等六个生字。

3.理解成语的意思。

4.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活动

设计

活动过程

备注

 

 

 板块一、谈话揭题

1.我们先玩个游戏,看图猜故事,课件出示图片。

2.这些都是寓言故事,示课件,小故事里藏有一个大道理

3.今天我们共同再来学习一则寓言,示课件(贴板书: 亡羊补牢)。

4.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预习情况

校对共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带拼音)齐读:(wán)  (fán)

          (juàn) (zun) () (c)

() (láo) (dio) (hu)

2)发现每一行的秘密:后鼻音 前鼻音 平舌音 多音字组词读 做钻的动作 叼的字源(图片认识动作) 悔为什么竖心旁

3)课件出示词语兄弟带拼音:(k)窿(lón) (ji)(fn) (jié)(jié)(shí)(shí) 

4)都读轻声调,用图片理解窟窿,穴字头表示洞的意思。街坊的近义词是邻居。

5)课件出示,师生合作读:叼走 劝告 后悔 从此

板块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读书要求

A自由读课文:想“亡羊补牢”的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怎么丢的?丢羊后,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2.出示“亡”和“牢”字字典义项选择,连起来说成语意思。请你给“补”组个词。

亡;1死亡2逃跑3丢失4灭亡

牢;1养羊等牲畜的圈2牢房3牢固

3.学生讲课文主要意思。课件示补充题。

4.回答上面问题。

出示句子:第一次丢羊: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第二次丢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想:2次丢羊,原因如此相同,为什么同一错误会犯2次?

生回答.

5.丢羊的事传遍整条街,街坊纷纷来劝告,他们是怎么劝的?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加点字读出重音。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换种说法,比较一下,哪句更能表达养羊人的想法。填表

第一次丢羊不听取街坊的劝告,第二次又丢羊了,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

6.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表格填一填

 

第一次丢羊

第二次丢羊

 

想法:

 

羊已经丢了

后悔 现在修

做法:

不修补

赶紧 

 

结果:

 

羊又丢了

羊再也没丢过

 

 

 

 

 

 

 

 

 

 

比较句子:1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你发现了什么?赶紧的意思是?说明养羊人怎么样?

同桌互说;评价一下养羊人:你觉得养羊人最傻的地方在哪里?最聪明的地方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补救,就为时不晚。

板块四、拓展延伸   

1.课件示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大臣庄辛劝告楚襄王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2.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

板块五、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要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只要像文中的养羊人一样,具有亡羊补牢的精神,就还不算晚。

板块六、写生字 “ 钻”  “劝”(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主笔)提上魔法棒评一评打星。

板块七、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同学听。

2、如果你是牧羊人的街坊,你又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写在本子上。

3.推荐课文读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板书:  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小故事 大道理

  

 

 

 

评《亡羊补牢》

孔喜悦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倪老师的课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倪老师在上新课前采取了谈话导入法,三幅情境图描述了《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狐假虎威》学

生已学过的三个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课中扎扎实实、从从容容、循循善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想法。整堂课亮点凸显。

一. 词语教学,层层深入

先是读音,一行一行出示,分后鼻音、平舌音,多音字,轻声,让学生清楚记忆生字的读音。教学“叼”字更是直观形象,从字的起源甲骨文开始讲解,再利用图片解释意思,学生对意思一目了然,并且还进行了运用“狗叼骨头,狼把羊叼走了!猴子叼烟”。教学“悔”的竖心旁,为什么是竖心旁?从而水到渠成的理解意思。

二、以读促悟,领会寓意

在读故事,悟道理时,倪老师多次的互相碰撞:第一次的读故事,体会人物心理,比如,在养羊人第次丢羊之后,他会怎样想;心情怎样?邻居的怎样劝?什么语气?顺理成章的引导了朗读。第二次读故事,体会文章蕴藏着的道理,在理解 “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寓意,做得非常到位,根据学生的思维一步一印,层层递进,在抽丝剥茧之后,把深层的意思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在理解寓意之后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遇到哪些错?

于永正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语文课到底怎样上,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要留下语言。积淀大量的词汇,经常运用,不会忘记;第二要留下丰富的情感。

语文是一门情感非常丰富的学科;第三要留下能力。书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

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第四要留下习惯和兴趣。养成了读写的习惯,朗读的习惯。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低段语文组一人一课倪海娜《亡羊补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