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CF现金流折现的无奈

(2023-02-09 07:11:53)

在谈到估值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拿来经典的估值理论来对标,然后真的去计算DCF现金流的终值,去判断现在一些公司到底是便宜,还是贵,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如果真的你拿着计算器天天去计算,那么想把投资做好,难度其实就大了点。

从我个理解的角度来说,DCF现金流折现估值,它本身其实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一种真正的判断估值的方法。因为现金流折现,这个公式里的假设条件实在是太多了,三个假设条件,只要有一个出现变化,那么最终得出来的计算结果 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可能是天壤之别,那么这样的计算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信你把折现率调整一下,不用调整太多,从10%调整为8%,其它假设条件不变,你看看计算出来的数值相差了多少,是不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既然公式里面存在着太多的假设,那么为什么还要去真的计算呢?这个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对现金流的重视,是告诉我们企业的价值其实本质上就是体现在现金流上,只有企业源源不断的从市场里赚得现金流,并且这个现金流是可以直接分配给股东的,那么这样的企业者是高价值含量的企业,换句话说,是告诉我们,从本质上来说,投资一家企业,是为了能够为股东创造自由现金流量,而不是创造其它的,更不是应收账款与白条,只有真正的拿回来现金,这样的企业才是有价值的,否则企业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企业管理层越能干,实现的账面收入越多,而股东亏损越严重。

芒格也说过,他从来没有看到巴菲特拿着计算器去计算现金流折现。那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要真的去计算呢?这是不是思维上出现了误区,我们误解公司价值的定义,误解了现金流折现的意义,而真的去拿它衡量企业的价值了。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实现永续经营,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A股市场里,还不信,那去认真的复盘一下70多年来的企业发展历程,然后看看哪个企业实现了永续经营?如果连这个前提都不可能实现,那么到底在计算什么呢?

所以不要总是去计算,更为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是对现金流的重视,有这一点就够了,真的不要拿着计算器去经常性的计算,这就跟卓别林拿着扳手到处打螺丝是一个道理,不能我们的眼里只有螺丝,要有整个企业,否则就会进入误区,再计算它也是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