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利尿药--斑痧藤

标签:
杂谈 |
鲁迅《二十二年元旦》诗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现在是二十五年元旦,打牌声我听不到,白天在店里切药,倒是听到外边桂花树上有一只小鸟朝我在叫:“山人啊,天气这么好,该上山采药去了!”我一听,也是,忙完手上的活,明天再去吧。
早几天在山里采到了斑痧藤,回来的时候想到了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那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书不厌百回读,好药亦不厌百回说,以前邱师傅经常反反复复教我一些好药好方,早几年老人家驾鹤西去,现在想听也听不到老人家的教诲了。
有一些冷背的民间草药,因为用的人少,药书甚少收录,民间一些懂用这些药的,用药经验又多敝帚自珍,轻易不肯对外分享交流,以至于后人只能像盲人摸象一般,对药的功效大多一知半解,渐渐地,这些药便“泯然众人矣”。
我介绍过很多草药,大部分是我用过或者正在用的,有一些我觉得是很好的草药或者用过一段时间觉得有点心得了就会放上来再介绍一下,斑痧藤是其中一种。斑痧藤我这叫它狗则藤或涩舌藤,来源于桑科构属的藤构,从药名上可知,这药能治痧麻热症,它的果实味甜,只是上面有一些钩状须毛,不好吐掉,所以又叫涩舌藤,它的根皮黄,又有黄皮藤等别名。
斑痧藤一般以根入药,味甘微涩,性凉,入肝、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解毒利尿,主肺热咳嗽,砂石淋,黄疸,风湿痹痛,跌仆损伤。
斑痧藤我这主要用于湿热引起的黄疸和一些痧症,取其解毒利尿之功,味甘性凉,驱邪又不伤正,凡是肝胆湿热的,可作为主药用之。中医讲肝脾同治,见脾胃湿热,舌苔黄厚腻的,加这一味药进去,效果就好很多。因其味甘,也是煲汤的好药材,煲骨头或者鸡都可以,煲出来的汤色黄,味甘气香。


藤构Broussonetia kaempferi var. australis T. Suzuki。桑科构属。
蔓生藤状灌木,有乳汁,树皮黑褐色,叶互生,先端渐尖至尾尖,边缘锯齿细,被毛。花雌雄异株,花药黄色,雌花集生为球形头状花序,果实成熟时为橙黄色,富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5-7月。
分布于中国华南、华东、华中地区。
前一篇:解毒消肿药--有勒茨菇
后一篇:行气止痛药--入地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