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儒医书-特效单方》乳痈、乳少篇

标签:
杂谈 |
继续整理医稿。
本篇介绍乳痈、乳少及补益气血的千针万线草一药,乳痈一症,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中医多责之为肝郁气滞或胃热壅滞,各家医书都有治疗方剂。民间治疗该症多用单方,方简效宏,或内服或外敷,甚至取一点药挂在胸前即可以。亦有仅取新鲜的白花丹捣汁涂于产妇出入的门框两边即效者,我曾就此医理
药理问于佛祖,佛祖云:不可说,不可说。
乳少篇中介绍一食疗方,方用猪脚煲姜、糖、醋,这是一道广东的传统名菜,当地一般叫猪脚姜醋或猪脚醋等,醋用当地产的甜醋味道才比较正宗,具体做法网上有很多教程,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平时广州的上下九路和北京路等步行街旁边的小巷卖猪血汤的路边小摊上多有卖的。
放两张藤当归照片上来。
书接上文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乳痈、乳少篇
原文如下:
少壮妇人,因寡言,气血易郁,致多乳病,复不谨,则成乳痈乳岩。在乳痈初成时,可用生蒲公英一两,和新鲜金银花一两,可连藤叶用,一仝浓煎,兑好酒于煎汤内,饮下即静卧,病轻者一服,重者再服,肿即消,痛即止,病即愈矣。此较他方为稳,亦必效。
妇人生头胎,乳来时,极易积聚而起核,轻者则作胀而痛,此勿须用他药医治,可取玉蜀黍须,生者约及一两,干者四五钱,煨水服下,奶即通利。俗以热毛巾熨之,称杆杆之,属于末务也。医书云:“王不留,妇人服之奶长流”。但王不留虽是一种小草,究非常有之物,终不如玉蜀黍须易得也。
妇人乳子而乳少,实中气血不足也,运化与不运化之说尚是隔着一层,各家医书上所载之诸多方剂,十有八九,都非根本治法。云有效而又有益者,是以牙猪脚两只,或四只,先以水透煮,煮时,继续将其沫子去静,少留其清汤,此而以糖、醋等加入,若以四只猪脚为率,猪脚重一斤,可入麸醋一斤,红砂糖半斤,去皮生姜半斤。猪脚若重至斤半,姜、糖、醋等,俱应照前之比率而为增加,此则共仝入于另一瓦器,加上留存着之一些清汤,就慢火上而煮至烂,取出分次而食。明日,乳必多而且稠,此为广东香山地方,催乳之一良方也,其次以白饭豆煮猪排骨食,乳亦多而且稠。
千针万线草,是云南土产药材中之一佳品,虽以草名,实用其根也。根色白,味甘,形类麦冬而细小,根须则相牵相连,故以千针万线草名之。此草多产于昆明县属,夷族人所在之地,每年夏秋间,则有夷妇携此入城售卖,人取此煨肉而饮其汤,大能补养气血,且见效速,又无论男女老幼俱宜,有戒口茹素者,则不落肉而光煨之,喝其汤,亦能补益身体也。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乳痈、乳少篇完,余文待续)
提示:文中治疗乳痈、乳少的方仅供参考,有该症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