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十二)注释

(2011-08-11 21:58:27)
标签:

文化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吾者,非它,业之集,心也。吾者非吾,非吾而吾,心也;无吾则无集,无集则无心。常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者,实不知“吾,何之为吾;心,何之为心”也。

 

【释义】:我们的心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即囊括于我们心中。我等,并非其它,而是业之所集,也就是心。我们并非我们自己,不是我们也并非不是我们,都是因为心的缘故;没有我们就没有人类的集合,也就没有的业之所集之心。认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人,其实是不明白:我,究竟什么是我;心,又究竟什么才是心。

 

      不知“吾,何之为吾;心,何之为心”之辈,古今多矣。执肉团之物、脑内之意识、意识之虚构等为吾为心者,古今多矣。常言道者、心者、物者、我者、造物者、上帝者、主宰者、真主者、神者、天者、一者、无极者、梵者、绝对精神者、存在者等,意识之虚构也。

 

【释义】: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不明白“我,究竟什么是我;心,又究竟什么才是心”。其中,有很多人认为“心,就是人体血肉构成的一个组织,或者是脑内的意识,或是意识的虚构等等”。道者、心者、物者、我者、造物者、上帝者、主宰者、真主者、神者、天者、一者、无极者、梵者、绝对精神者、存在者等,都是意识的虚构。

 

       当下者,只现量[1],非有一当下而当下也;现量者,只当下,非有一现量而现量也。世有所谓禅者,常言所谓“活在当下”,不知活即当下,岂有非当下之活哉!当下惟业、现量惟业,世界惟业、吾心惟业,毕竟空也。

 

【释义】:所谓当下的概念,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事实上也不存在因为要当下才当下的;意会到的知识,也只存在于当下,并不存在要意会就能意会到的知识。世上有所谓的学禅之人,常主张人要活在当下,他们却不明白事实上人活着也只存在当下这一种方式,难道还可以脱离当下而活吗!当下、现量、世界、吾心都是业之所集,却也终究只是空寂。

 

      痴人所说我者,六识也,第三重之幻影也。末那、阿赖耶,第七、第八识者,非学术之名言,惟证可知,非书蠹、痴人所能测也。八识皆幻,因幻而有。世间所谓禅者,未通唯识而论开悟,无有是处;世间所谓唯识论者,未开悟而通唯识,无有是处。

 

【释义】:痴人所说的“我”,六识所致,乃是第三重幻影。末那、阿赖耶,这些是第七、第八识的产物,并非是学术上不切实际的言论,只有求证后方可知晓,并非是书蠹、痴人所能臆测出来的。八识都是幻影,因此幻影而成此八识。世间所谓的禅者,唯识尚且不通晓就妄言开悟了,必然错漏百出;世间所谓的唯识论者,尚未开悟就自以为通晓唯识,也并然错漏百出。

 

      唐后,唯识[2]于中国几于灭迹,此后之禅宗野狐横行。禅者,不违世间一法,岂违唯识哉!国人好简,不知简而实繁、繁而实简,唯识多名言而实非名言、现今所谓禅者废名言而实名言也。不透唯识者,无以论禅也;不透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者,亦无以论禅也。

 

【释义】:唐朝之后,唯识论在中国几乎灭迹,此后发展起来的禅宗盛行之至。然而禅,不违背世间任何一门法学,又怎会有违于唯识呢!中国人都偏好简单,却不明白有时候求简实际上更繁杂、而表面上看似繁杂却在本质上简单易行,唯识论看似有很多不切实用的道理却并非真的不可实用、现在所谓的禅者废除这些言论反而才是不切实用。不能遍观通透唯识论的人是没有资格妄论言禅的;实际上,若未能遍观通透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道理的人,也是没有资格妄论言禅的。

 

     诗曰:

穹苍灼日血淋漓,雨碧风蓝撼地维。叠浪翻腾龙鼓促,群山踊跃鬼啼悲。

尘涵万象今即古,法缚无言髓亦皮。天幕为书星作字,难寻片语属真知。

-----------------------------------------------------------------------

[1]现量,因明学用语。三量之一,又称真现量。指由感官和对象(所量)接触所产生的知识。关于现量,印度各哲学派别的说法很不相同。正理、胜论以及数论、弥曼差派将现量分为无分别的和有分别的两种。文法学派和耆那教不承认无分别现量,以为一切现量都是有分别的。佛教则认为具有概念思惟成分的有分别现量是似现量,只有不加入思惟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纯粹感觉,才是真现量。

[2]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乃大乘佛教瑜伽行派重要术语之一。意谓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心外无独立的客观存在。亦称“唯识无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