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博客“文藏阁”系列转载了不少来自各个博客的内容,里面大部分关于缠中说禅理论的讨论或者材料归纳。本女其实更欢迎的是,能够多看到一些关于原著手笔的整理。本女十分期待,能看到更多的缠君回复内容的整理和缠君提及个股在当时的相关资料,这些个股在当时各个周期的数据。这些十分珍贵。本女所转载的一些博主的讨论文章,并不代表本女完全赞同他们的论述内容,而是,其中有某些可以让你线索一下的观点还是不错的。另外要特别注意,很多时候论述得头头是道,但是一看到这些博客在实际的划分线段或者操作中,却发现幼稚得让人无语。认识到不等于正确的运用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要停止他们的博客了,尤其是停止他们的线段划分“教学”之类的内容。本女现在是太多杂事缠身,无法贴图了,继续线段的贴图讨论了,线段那几篇后来都是只能采用我这博客中已经有了的图的引用。
线段所包含的,如果真的要细说,还不仅仅上面几篇提到的内容。现在抽空补充一下:
1、线段的实质是走势分解。但还有另一种含义:人为的规范化。就是根本某种规则和实际分解的需要,人为的将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规范化。这就是为什么,A-a这样一种走势类型是一段,abcd是一段,D点以后的走势类型是一段,81-82线段笔+线段+线段=一段。细看,细看他们,他们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我们把他们人为的规范成一样的走势级别一样的线段。如果单纯只探讨划分规则,是讨论不出结果来的。这种规范的原则是固定的,有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边界,也就是划分标准是一定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不是一根筋的。但不是一根筋并不代表胡乱和模糊。有一句话叫做:法外有人情。法律是铁的,但法律条文这种“铁”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不得不经常加上两个字“酌情”——明白我想说什么吗?
2、线段的破坏和被破坏关系同样可以归结到心理层面的探讨。这在缠君关于分型的心理意义的论述,和对线段的破坏和被破坏关系的合力意义上的论述是可以得到启发的。从破坏的力度上去寻找一些答案。
3、既然本女说过,分型、笔、线段、走势类型之间是“不相”的,并且已经在前面大致的论述过其为何不相的一种联系思路。既然是不相的,那么缠君分型的心理意义论述就应该合理的联系到笔和线段,走势类型等的一些心理意义和合力意义,既然是不相必有其“大同”之处方可能不相,那么你如何合理的去形成一种逻辑找到他们在这两方面之间的桥梁,是你学习的一个路子了。那么任何关于这几个概念中的任一个的论述其实都可以延伸到其他几个上面去。
真正领悟到“不相”,可以解决多少问题?多少症结?所以“不相”何其重要?所以“论语”详解何其重要?论语里又岂无缠论的影子?
另,我公开了的个股各位就别跟,跟着别人的终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