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闫晓琴
(2022-05-15 13:35:32)教 学 案 例
——羊毫街小学课题组
教师 姓名 |
闫晓琴 |
科目 |
数学 |
时间 |
2022.5 |
课题 |
数字编码 |
||||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 前置作业: 1、搜集身份证号码 2、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学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数学课,我很高兴,相信你们也很感兴趣,你能把自己介绍给我吗? 2、用什么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最有效?(身份证)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它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 3、身份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时那些地方要用到身份证。 活动环节: 探索组成,感悟特性 (一)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同桌合作探究 师:(课件出示号码)这是老师的身份证号码,谁来读一读?(师随机板书请你们同桌合作,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找出老师的身份证号码到底藏着哪些个人信息呢? 2交流讨论汇报 (1)地址 师:前六位是地址码,你还知道其他的地址码吗? (2)生日 师:7-14位是老师的出生年月日。你是怎么确定的? 生:因为身份证号码的第7-14位代表出生日期。 3)顺序码和性别码 师:我们发现身份证号码的第15-17位表示顺序码。顺序码的第三位是性别码,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 明确: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师:顺序码可以去掉吗?它有什么用? 生:去掉就不能明确表示是哪一个人。 本环节通过调硏发现,学生所熟悉的编码素材并不是书上例1所提供的邮政编码,而是身份证号码。尽管邮政编码数字信息似乎比身份证的数字信息更简单,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很少接触信件,对邮政编码很陌生;而对于身份证号码90%以上的学生都能说出它所表达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性别等,可以说,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编码的意义与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对编码思想的感受。因此,教师改变了例题的呈现顺序,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通过对身份证号码的解读,感受编码的思想与方法。这样的调整,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在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中,学生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让学生感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感受学习的价值。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可以用数字进行编码,还可以用汉字、字母符号等进行编码,但都要遵循简洁、准确、唯等编码原则。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深化知识的意义、作用,深化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