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析《故宫》与《金字塔》的异同点

(2011-08-21 21:43:47)
标签:

杂谈

评析《故宫》与《金字塔》的异同点

          

上周日,在课堂上看到了cctv拍摄的纪录片《故宫》和bbc拍摄的纪录片《金字塔》,时隔三日,于夜,我凭着仅存的记忆拿两者的特点来做比较。故宫与金字塔,别的先不谈,就暂且从选题来说,二者的选题都是非常好的,两个伟大的建筑都是集两种文明之大成者并且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最重要部分,但是,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它一定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一点从这两部纪录片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下面我将从这3个方面去一一评析这两部作品。

 

     一、主题

两部影片都是以如何建造这一主题展开的,作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最好的表现方法莫过于能将曾经的修建过程完完整整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先说说故宫。主题有点模糊,我觉得导演将更多的篇幅放在了故宫是如何出现的,它的出现是大臣与皇帝斗争的产物云云~~~而不是故宫是如何修建的。

 

反观之金字塔,主题就非常明确了,没有像故宫那样用一半的时间去解释它的产生,从头到尾始终贯穿着金字塔的是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的一生如何与这座建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二、结构

 

  故宫和金字塔都是单向线性结构,故宫是以朝中斗争这一主线来向我们展示的,片中的情景再现用了极多的特效技术向我们还原,颇有几分炫技的味道,可惜,真应了那句话“赔了夫人又折兵”我觉得特效的滥用会违背纪录片客观纪实的基本要求。但是不得不说的一点,故宫的镜头表现手法还是很棒的,高清的画面,片中好几处的蒙太奇的运用惟妙惟肖~例如,在修建那一段时,一棵树的倒下,伴随着故宫中柱子的出现,很好的隐喻蒙太奇。

 

 再说说金字塔,以人物扮演为基础,客观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金字塔修建的全貌,片中的镜头大多是主观镜头,是以人的视角去拍摄的,仿佛我们自己便置身与那个时空之中,更有BBC搭的那个景,极其的真实,片中的一些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为了展现金字塔的浩大,主人公在最后封顶的时候站在了金字塔的最高点,之后镜头慢慢的向下摇,向我们展现了金子塔的全貌,而主人公却应误杀好友而颓然坐在金字塔顶,建造成功的喜悦与主人公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冲突,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令人回味无穷。若说震撼二字一点都不为过。

 

一样是人物扮演,故宫中的人物基本全都是以镜头虚化作为处理,作为第一集的主角,永乐帝朱棣每次出现永远是背影,这是为了表现中国式的含蓄么?令人大失所望。如果没有中文解说的话,真的会让人不知道他再演什么。

 

三.解说及配乐

在配乐上,我认为故宫是略胜一筹的,神思者的故宫三部曲听来还是比较震撼的,在第一集中婉转和宏伟的音乐一直贯穿其中,将故宫的书卷气和伟大结合在一起。但令人诟病的是音乐没有多大的连续性,前后不是太连贯。

 

而金字塔的配乐却没我想象的那么好,或许是我对片子的了解还不深吧,总觉得他的音乐有种怪怪的味道,就像埃及特有的蛇舞一样。不是太令我舒服。

 

而解说词,虽然有着中英文的本质差别,但是就音色来说,故宫的解说活像一个搞政治工作的同志。言语是那么的严肃和令人不适。而金字塔的解说却像是一个故事的诉说者,尽管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但是我觉得他说的是人话。音色可以感染观众,让我们和解说者没有距离感。很让人舒服悦耳。

 

最后,我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好坏完全是取决于编导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尽管故宫在配乐上略胜一筹,但是就一部纪录片的本质而言(讲故事的能力),BBC的金字塔秒杀CCTV的故宫。并且个人觉得故宫的商业气息过重。

 

故宫当时在国内也引起了不少轰动,但我觉得,故宫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自身的价值。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拍出比BBC跟好的纪录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