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视角
(2023-09-17 22:27:53)
标签:
英语阅读教学 |
文本解读视角
1.侧重语言知识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阅读材料内容,还要学习材料中蕴含的语言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赖朝晖,2011:27)。阅读文本是由词汇、句子和句群组成的,理解词汇、句式和组成句式的语法规则等语言知识,这显然也要我们去关注。如果从语言知识角度出发,解读文本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从阅读教学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能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在语篇中理解句义,在练习中增强语感,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首先要对教学使用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确定所要教的核心词汇、典型句型和重要语法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把所要教的这些语言知识渗透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读前、读中和读后,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文本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读前阶段,分析阅读文本,确定语言知识教学目标并适时呈现;在读中阶段,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语言知识引起注意,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归纳、演绎,联想、以旧带新等;在读后阶段,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在感知新语言知识后,只有通过运用学生才能进一步熟悉它,记住它,然后创造性地使用它(Batstone,1996:273)。
这样的文本解读和相应的教学设计是希望能够基于阅读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宗旨,以具体的课堂任务为载体,以完成相应任务为动力,把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融为一体。当然,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服务于文本阅读的整体教学。我们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文本内涵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平衡,“鱼与熊掌兼得”,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2.侧重体裁分析
人们把社会中的交际活动细腻而精密地分解为成千上万种变化类别,于是,出现了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在英语教学中,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篇章知识,即关于课文体裁结构的知识,是一个应当重视的要素。从研究文章体裁出发,可以将课文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道、小说、剧本等,内容涉及了语言、文学、政治、经济、科技、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设定相应文体的阅读要求,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从而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体裁分析模式,增强其理解文本的信心。
这样的文本解读和相应的教学设计是希望能够基于阅读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宗旨,以具体的课堂任务为载体,以完成相应任务为动力,基于文本信息内容,把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融为一体
3、侧重阅读技能
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阅读技能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精心设计,合理引导,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Grellet(2000)就认为,高效的阅读者首先应抓住文章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并遵循如下步骤:浏览文章的编排设计,包括标题、篇幅、插图和字体等: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文章内容及体裁;浏览全篇文章:确认或修改清测;进一步预测;再次阅读以获取细节内容。预测,即让学生在阅读标题或看文本中的插图后预测文本可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引起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略读,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寻读,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可以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精读,即把选择好的材料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深刻体味语句等。阅读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背景知识对文章的主题、作者意图等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此外,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获取、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计划、有目的地渗透阅读技能于阅读求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获取、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阅读策略表:
阅读策略 |
具体题目 |
语篇功能策略 |
对文章内容、观点及写作手法和特色等进行评述。 |
根据句子意义推断句子的语篇功能(如定义、描写等)。 |
|
根据快速浏览所获信息,推测作者写作前对读者知识领域或观点的假设。 |
|
区分直接叙述的主题句和暗示的主题。 |
|
注意识别和解释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从而理解句子的真正意义。 |
|
根据阅读目的和所获信息初步判断文章的组织方式。 |
|
主题概括策略 |
总结概括各个部分或段落的主要内容。 |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
综合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
|
边读边对已经读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
|
综合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语气观点态度和结论。 |
|
语篇(及其成分)结构策略 |
遇到生词时,根据词汇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主、谓、宾等)。 |
分析复杂句、难句和句法结构,使之简化而易懂。 |
|
遇到生词时,根据词汇的内部结构,即构词法,来判断词义。 |
|
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与主题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 |
|
分析较为复杂的段落内部结构和句子之间的组织关系。 |
|
辨别理解标志语篇结构关系的词和短语(如标志时间顺序的、篇章组织结构的和作者观点的等)。 |
|
语篇意义策略 |
边读边根据已经掌握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推理出作者暗示的内容或结论。 |
边读边根据已经掌握的内容预测接下来将要出现的内容。 |
|
评估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
遇到生词时,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推断词义。 |
|
归纳总结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 |
|
根据快速浏览所获信息,预测文章内容和领域。 |
4.侧重写作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听、说、读、写四种基本的技能成为了英语课堂的重点,特别是写的能力。多种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曹敏,2011:38)。从侧重写作技能进行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既要获取文章的内容、理解课文承载的信息和为了使篇章通顺而使用的连接词,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有效取舍。利用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经典文本,做到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提升阅读的目的,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了能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应利用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经典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文本,把文本阅读和写作技巧相结合,借鉴文章进行写作,通过对文章立意、文章结构、修辞手法、佳句欣赏、难句解析、衔接语运用等等的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进一步迁移内化知识,做到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提升阅读的目的,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5.侧重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英语阅读材料涉及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4)这五维目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以文化、艺术、习俗、世界形势状况为主题的教材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为指导来解读、处理教材,构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渗透的课堂,从而让学生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 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样的阅读能塑造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向上的品格,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为指导来解读、处理教材,构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渗透的课堂,从而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