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语阅读教学 |
文本解读视角
1.侧重语言知识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阅读材料内容,还要学习材料中蕴含的语言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赖朝晖,2011:27)。阅读文本是由词汇、句子和句群组成的,理解词汇、句式和组成句式的语法规则等语言知识,这显然也要我们去关注。如果从语言知识角度出发,解读文本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从阅读教学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能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在语篇中理解句义,在练习中增强语感,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首先要对教学使用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确定所要教的核心词汇、典型句型和重要语法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把所要教的这些语言知识渗透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读前、读中和读后,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文本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读前阶段,分析阅读文本,确定语言知识教学目标并适时呈现;在读中阶段,教师可以巧妙地设
标签:
英语阅读教学 |
批判性阅读中互动类问题设置
Questions of clarification(请学生澄清或说明自己观点的问题)
What do you mean by?
How does this relate to our problem/discussion/issue?
Jane, can you summarize in your own words what Richard said?
Could you put that another way?
What is your main point?
Could you give me an example?
Could you explain this further?
Would you say more about that?
Why do you say that?
Questions that probe assumptions(探讨关于假设的问题)
What are you assuming?
All of your reasoning depends on the idea that
Why have you based your reasoning on……instead of……
You seem to be assuming. How do you justify taking that for granted?
标签:
英语阅读教学 |
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是对人或事情做出公正、审慎的判断,而非不加质疑地接受各种观点,有分析的对待。批判性,不是对什么都进行批驳,予以否定,而是指有自己的判断。教育学和心理学强调的自我建构和价值导入需要批判性思维,在信息时代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对大量的信心和知识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具体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和推断,并对做出这些判断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者语境进行说明。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也叫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思维精神。批判思维技能包括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精神包括寻求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
发展批判思维就要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也要培养他们批判思维技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盲从,不盲信而具有批判精神,对所遇到的事情以及所读或者所听的观点或方法有自己的看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形成观点,策略以及自我纠正等能力。
标签:
英语阅读教学 |
分类: 读书随笔 |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研修 |
核心素养与“理想课堂”三原则关系阐释
雷亚勤
一、“构建核心素养”的理念为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与学的感悟 |
用行动去消除误解
接手文科班后,面对着很大挑战。这种挑战既包含快速让学生对新的班集体能有认同感,以使他们能迅速地凝聚起来,也有对个体学生的教育问题。前者,我相信时间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的班级教育活动,学生会凝成一个整体。后者却是很紧急很需要智慧的。几乎每天你都得和不同的学生过招儿。而我和其中一个学生的过招儿显得更多一些,我也在这些斗智斗勇中,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与学的感悟 |
还舞台于学生,让学生当好“头”
2021年9月,我又有幸成为一颗“班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班头”成了班主任的别称,但这个称呼确实让我
标签:
教育 |
分类: 阅读教学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规则和规律,具体涉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英语语言的心智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个人非常荣幸能成为课题组的一员,和许多更优秀的老师们一起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刚才强主任的对本课题实施方案的解读以及专家的点评让我们对课课题实施后的“理想课堂”充满的期待。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化的必经之路,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因为它能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提高我们科研教学的意识,也有助于我们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因此,作为课题组一员,我代表全体课题研究人员在这里郑重表态:
一.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课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理想课堂构建与实践”。而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要让学科素养落地生根,即,结合我们的区域情况,校情学情,立足于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着眼于解决真问题,最终达成学科育人目标。
第二,“决不含糊”是我们的行动口号。一是学习上决不含糊。自觉主动的开展理论学习,研读与课题相关的专著刊物,以保证课题
分类: 教与学的感悟 |
构词法体现的词形变化的现象和规则。以2019年全国2卷部分词汇为例:
Jo Usmar is a writer for Cosmopolitan and co-author of the This Book Will series(系列)of lifestyle books.
Here she picks her top reads.
That relief is coupled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why the same people keep coming back for more
She returns to work feeling energized.
Andrew Mazole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