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2013-06-17 08:58:44)
标签:
灵气瓦尔登湖回家人与自然智慧 |
分类: 若有所思 |
博友茉溪的诗文写得好!文字隽永干净,功底深厚,给人印象深刻;同样印象深刻的是,她与她的朋友们的户外活动——山野远足。茉溪的博客里有很多记载远足的图文,很精彩!看得出,她们的远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是经常的,坚持多年了,有组织,有计划,事先都会堪定线路,做好行程安排,有如战场穿插的小分队。茉溪对这样的活动乐此不疲,有时我想,茉溪的诗文为什么写得好?会不会与这些户外活动有关?茉溪所在的绩溪本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茉溪在以胡适命名的学校工作,在那地方,不灵都不行!如果我也在那里,也去那里的山野走走,说不定写出来的东西一样有灵气,出息成胡适第二也未可知,这样想,茉溪其实也没什么嘛,呵呵。
另一博友绯儿,才华袭人!读她的博文,有如坐在寂静的旷野,听那天籁之音!读她的博文,跟随她在北美的森林徜徉,在巴哈马的海边闲坐和思索……这又是一个周身充满灵气的女子,又是一个喜欢在自然中放肆的大女孩。某次,我随意提起准备造访美利坚的计划,绯儿很快来纸条,说届时一定要通知她,她家在波士顿,她可以亲自或委托朋友带我们去附近转转,除了几个著名大学(知道我们要带小孩去),有几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比如莱克星顿,比如瓦尔登湖……绯儿懂我!瓦尔登湖、亨利·梭罗和他的小木屋在我和很多人的灵魂里!28岁那年,梭罗摒弃所有,深入山林,在瓦尔登湖边建造了一座小木屋,他开荒种地,看书写作,心灵自由而宁静。
在下尚无缘去瓦尔登湖和巴哈马海滩,也没有象茉溪那样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但间或还是有的,只不过很随性。乡下出来的孩子,对自然更亲近!我们是伴着泥土长大的,是看着竹笋破土的,知道什么是雨后春笋,知道什么是春暖花开。在有限的假期里,我不会去那些人头攒动的人造景点,一般都会找那些人迹罕至的山林、湖泊、海滩,我喜欢在山林里,在湖水边信步,面对纯净的山水,心灵同样纯净,在山水之间,在简陋的木板床上,睡得最踏实;我喜欢躺在沙滩上,看海浪一波一波地来去,我本性喜静,但对海浪的声音情有独钟,那是最美的交响乐。与自然的亲近中,身心彻底放松,格外舒适!
其实,与自然的亲近是人类的共同特性,在自然中的这种舒适、自由的感觉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有,不是吗?我在英国时就经常被邀参加当地人的远足活动;国内外很多人家居豪华,偏愿意带帐篷前往山林、水边、沙滩搞户外露营;现在只要有假期,城里的人们就会一窝蜂地逃离城市,去到四面八方作一时的隐居;有儿女在城里的乡下老人,偏不领儿女的孝敬之情,在城里住不到几天,便心急火燎地回他的乡下,回到乡下,身体和心灵顿时解放,自自然然,真真实实!我还注意到,那些名寺古刹一般都在远离红尘闹市,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而且多在云雾缭绕的山顶或半山,自然的纯度最高,得道的高僧多出自那些寺庙。
面对高山、流水,面对森林、大海,我自问:创造了高度文明的人类,为什么对自然还如此依恋?我们在自然中为什么会感到如此舒适和自由?与自然亲近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具有灵气?我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些问题,我找到的答案是:因为,自然,是人类的故乡,人类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千年万年永久不变的家!我们回到自然,就是到家了!家里最温暖,家里最舒适,家里最自在,家里最安全,家里最本真,家里最放松,到家,解放了!累了,回家;受伤了,回家。回到家,疲劳烟消云散;回到家,伤口愈合如初。纵观人的一生,家对人影响最大,家的潜移默化决定人的秉性……悟到这些后,我把心得与员工和学生分享,鼓励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深入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让自己在自然中收获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让自然开阔胸怀,让自然陶冶情操,让自然洁净心灵,让自然点亮智慧。
……
那么,你、我,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最要紧的,人类别把家毁了。
杂谈:
文明城市的小悦悦和大悦悦 (2011-10-22 08:42:03)
散文:
湘行散记(四):朝南岳 (2012-09-06 11:08:33)
那一年 我与麻雀家族(2012-05-22 15:18:57)
稻田明月也经历过——写给举火把走五小时四十里上学的女童 (2012-03-27 10:19:44)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