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莫奈粉笔画

标签:
莫奈印象派粉笔画色粉笔色粉画 |
最近收集到一批印象派最伟大的画家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粉笔画图片,与美术爱好者分享。

(1865-70 Nightfall, 212 x 379 - Nantes Musee du Beaux-Arts)

(1866 Open Sea, 210 x 420 mm - private collection)

(1868 After the rain ,179 x 295 mm- Private Collection)

(1865-70 Caloges and boat at Étretat , 207 x 405 mm -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1865-70 Caloges and boat at Étretat, 207 x 405 mm,Israel Museum Jerusalem)

(1865-70 Three cows in a pasture,320 x 250 mm - the Dickinson Institute)
大家都知道莫奈一生创作量非常巨大,几乎都是油画作品,只在早期画过一些人物漫画。但殊为人知的是,莫奈还曾经创作过一批粉笔画。而且,从这些目前留下来的作品看,莫奈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粉笔画画家。
绘画史上,粉画笔(国内也有称作:色粉笔)一直作为画家练习素描、绘制作品草图(打稿)、速写的一种辅助手段。直到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静物画家夏尔丹(Jean-Siméon
Chardin,1699~1779)开始,粉笔画才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开始为绘画观众所知晓。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夏尔丹以及枫丹白露画派的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都是卓有成就的粉笔画画家,留下了大批名存永世的粉画作品。到了印象派时期,我们熟知的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卡萨特(Mary
Cassatt,1844~1926)都是粉笔画的圣手,都或多或少地把色粉笔作为一生创作的主要手段,而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也在绘画生涯的终末期创作了一系列粉笔画风景。
从目前获得的资料来看,莫奈创作粉笔画的时期主要集中在1860年代,在1880年代又有零星作品。而这些莫奈创作的色粉笔画主要是风景画,少量为静物,而风景画又主要以海景画为主题。而绘画史上,色粉画的主题主要是人物肖像和素描及人物写生,几乎很少出现风景画主题的粉笔画。莫奈和后期的西斯莱、毕沙罗创作的色粉画风景画,是色粉笔应用技巧上的一大突破。
这批莫奈的色粉笔风景画主要收藏在私人藏家手中,大型公共博物馆藏的很少,所以观众能见到这些作品的机会也就很少,以至于许多观众并不了解莫奈曾今创作过粉笔画。
纵观莫奈的这些粉笔画风景,尺幅都非常小,大多是20-30*30-35cm,相当于A4纸大小。这种尺幅,也是粉笔画纸用来写生的常用尺寸。
色粉笔创作技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色粉画采用的画纸通常是有底色的,这样便于粉笔能迅速获得中间调子并达成丰富的中间色,适应粉笔画的快速度要求。莫奈的色粉画也是大多采用了灰褐色调子的画纸,这样可以快速地获得海景画中丰富的阴沉的天空色调。
莫奈早期追随法国著名海景画家布丹(Eugene
Boudin,1824~1898)的步伐,着迷于海景画创作,所以在1860-70年代创作了一大批翁夫勒海滩(Honfleur)的港口风景和海滩画,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粉笔画。

(1865-70 Nightfall, 212 x 379 - Nantes Musee du Beaux-Arts)

(1866 Open Sea, 210 x 420 mm - private collection)

(1868 After the rain ,179 x 295 mm- Private Collection)
莫奈的这些海景主题色粉画,技巧非常简约,喜欢用大块的单色平涂,没有非常细腻的笔调、色彩变化,但通过不同力度的平涂与灰褐色底色的结合,产生了丰富的色调变化。莫奈将这种方法用在表达天空的光色变化中,而这一时期莫奈创作的油画作品中还没有出现他下一个10年开始关注外光变化下的天空色调变化的技巧,色粉笔却远远领先于他对海景中光色变化的技巧运用。同时,莫奈的这一系列海景粉笔画中,地平线和海平面线都压得很低,天空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不同时间段里面海边天空的云层变化、光色效应都出现在了莫奈的这些粉笔画中。有暮霭中晚霞的金辉与厚厚云层中一缕金色阳光穿透的罅隙,这些时光停止般的光色变幻,由色粉笔来表达可能比油画来得更生动而迅捷。

(1865-70 Caloges and boat at Étretat , 207 x 405 mm -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1865-70 Caloges and boat at Étretat, 207 x 405 mm,Israel Museum Jerusalem)

(1865-70 Three cows in a pasture,320 x 250 mm - the Dickinson Institute)
这两幅作品描绘的是艾特雷特(Étretat)海边乡村的景物和房舍,莫奈的技法相当老练,已经具有绘画大师的成熟和自信。从这个时期,就可以看出莫奈对描绘同一景物不同光色条件下的变化十分着迷。为此,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海滩在晴朗午后、阴沉傍晚、雾霭沉沉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景色成为最早的系列风景画。
莫奈1885年创作的一幅粉笔画是他这一时期常见的主题:吉维尼乡村田野风景。这幅画幅面也不大,21*29.2cm,目前也在私人藏家手中。这幅作品使用了浅色底子,使用的色粉笔颜色种类极其简单:大概也就十二、三种,远比一位印象派画家的调色板上的标准色少得多;但是,我们看见莫奈用了一种在色粉画画家来说相当不同寻常的颜色:紫罗兰色(画家在他的油画创作中也是异乎寻常地喜爱紫罗兰色,他常常用以表达绿色植物的灰度带和暗色面)。笔法相当简练迅捷,村舍、树木的刻画用了一些线描勾勒,但走笔非常自由捷达,许多甚至是连笔。大路画得十分有力而坚实,灰粉黄产生了一种明亮的色调,而且与路旁灌木丛的灰紫色暗面、田野中的赭红色庄稼形成了对应呼吸,使得画面生动起来。莫奈的描绘田野与天空时采用的是大块的平涂与揉晕技法,但在涂色过程中并不是全然遮盖掉底色,而是适当留白,有意无意地使得天空显得通透起来。有理由相信,这幅画用了不到20分钟就告完成,而且完成度还是那样的高!但目前见到的莫奈高产成熟期的色粉画也就是这一幅。
色粉笔在中国画家们中间也曾经兴起过一段高潮,颜文樑大师早年创作过一些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色粉画,但那时他的技法更多地传承自夏尔丹以降的法兰西学院派。实际上,色粉笔是一种可以做出多种变化、嫁接其它绘画材料的画种,将粉笔画推上登峰造极境界的是印象派的另一位大师德加。
后一篇:罕见的莫奈粉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