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文盲

标签:
文化文盲提笔忘字现象杂谈 |
闲时,心血来潮的我提来毛笔奋笔疾书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写到一半就停下笔,思忖半会,最终还是把这句话给写完了。为何途中停笔思考?我只能暗自惭愧险些在“鹄”字上败走华容道,幸亏周围无旁人,否则我还真不敢继续生活在堂堂的文化大国。
我记得文化大国都是有“文化”的,恍惚中我看到下面场景:文化大国中,有一名文盲为摘掉“文盲”的帽子,刻苦学习现代化知识,接触电脑办公,自我感觉没有了文盲的气息,改名自称是文化人。后来,别人要他用笔写出“文盲”二字,他想破脑子也写不出,于是弱弱地说了一句:“能不能给我台电脑?”
可笑可悲,吾国之壮。依稀记得“文盲”二字泛指:“不能读书识字,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不能使用计算机学习。”然而,我也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文盲,认得字却写不出来的文盲,感同身受一下鼠标键盘取代笔的畅快,自愿成了电脑时代下的“新型文盲”。如果说,你不会使用电脑,那么你是一名真正的文盲;如果说,你使用电脑太久却写不出字,那么你同样也是一名真正的文盲。
如今社会,无论是办公、写作、聊天,电脑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笔却躲在世界的角落里“潸然泪下”,望“文盲”而兴叹。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从哪方面计算,现代办公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大大减少。同样产生的问题就会显得尴尬且通俗,耳熟能详的一些词汇,拿起笔却“卡了壳、短了路”,然后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解释:电脑快速便捷,节省纸张利于环保。
看待历史,而不是放下历史。成为新型文盲的我们,首先对不住的就是小学语文老师,“一横一竖”的结局只是教会我们去认识而不是去书写。正如一名学者所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
作为拥有悠久文化民族血统的我们,文化没有学到多少,文盲却学出一大堆,不说是传承下去也好,还是继承下去也罢。我们只不过是从古老的文盲世界过渡到现代的文盲世界,时间变了,人变了,文盲也还是会变得更“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