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002mKLwWgy6PvU0KxBV83&690
中国人过年,鱼是不可或缺的,送年礼要鱼,祭祖宗要鱼,年夜饭要鱼,请春卮也要鱼。据说,“鱼”与“余”谐音,“年年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又说,鱼与雁一样,都是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装在鱼腹中并将之称为“鱼传尺素”,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乡绅财主也以佩带金制“鱼符”显示富贵吉祥。虽然这明显是牵强附会的讨口彩说法,但确实代表了中国人的新年憧憬和美好愿望。
我们老家靠近里下河水乡,河网密布、沟渠纵横。虽然过度耕作的土地常常难以温饱乡民们的肚子,但众多的河塘总能养育无数的河鱼。虽然社员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乎一年,工分挣不了几个、分红拿不了多少,但生产队里那几条不长的小河和几个不大的池塘,每年都能给乡亲们带来不少的鲜鱼,并因此减少了大家去到镇上买鱼过年的经济支出,故每年过年的鱼都是不缺的。这既是生产队对社员们辛劳一年却收入微薄的集体福利和生活补偿,也是上天对那身在蹉跎岁月、困难时期、艰苦年代乡亲们的意外犒赏和心灵关爱。
老家捕鱼,多由乡下相对专业的捕捞人员实施。他们自备鱼网渔具、木桶竹槁、皮衣行头,穿行于乡村,纵横于河湖。他们多是一个家庭、一大家族、自行组团,替人捕鱼摸虾,收获几条剩鱼。平日里,哪个村要捕鱼打个招呼就能出发,哪个队要捞鱼喊上一声就可到位。过年时,则要提前预约排队,因为要捕鱼的生产队实在太多。捕捞队捕鱼,大多采用拉网方式,因为它能有效降低鱼群对鱼网的冲击力,劳动强度比较低,几个捕捞人员就能实施,在不增加平面网面积的情况下还能提高捕鱼率,是我们老家河塘捕鱼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捕鱼方式。拉网一般由平面网、袋网、上纲拉绳、下纲拉绳、木板浮子、铁制沉子等物件组成,平面网多为长方形,长度、宽度和网目大小一般根据河塘的宽度、深度和拟捕鱼儿的大小有由捕捞队和生产队事先协商确定。
腊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捕捞队如约而至,村里顿时如同过节一般的热闹起来,男女老少纷纷喜逐颜开地出门远眺,好事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大呼小叫地前往迎接,捕捞人员则抬着鱼网、扛着木桶、提着抄网和竹槁,虽然有些气喘吁吁但个个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来到指定的河塘边,捕捞人员先是选择下网的方位。底部平坦的河塘一般逆风下网,因为鱼儿喜欢逆水游动;底部倾斜的河塘一般从浅水处下网,因为鱼儿受惊后总是向深水处逃窜.。选定下网点后,捕捞人员在乡民们摒住呼吸的凝重气氛中开始下网。他们分工明确、次序展开。领班的,依次将底网、网衣、底纲轻轻放入水中后,迅速爬上一个菱形木桶里、撑槁前行;扶网的,身穿齐腰皮衣,站在水中,扶网前进;拉网的,上纲前下纲后,上下协调,两边同时,匀速拉动。
木板浮子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飘行,划出一道道浅浅的波痕。铁制沉子在平坦的河床上轻轻移动,惊起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岸上的人们在平心静气后开始显得紧张,纷纷在拉网人的许可后加入河塘两边拉网的行列。临近终点,捕鱼气氛接近高潮。随着河中菱形木桶里领班的一声令下,拉网人突然提起上纲、迅速拉起下纲,鱼网霎时合围起来,网中的那些原本还有些逍遥自在的草鱼、鲫鱼、鲢子鱼、鲲子鱼顿时感觉到了危险,它们使劲地冲击向网外逃窜,拼命跳跃着向网外突围,鱼网之间、人鱼之间,立刻形成了一场冲击与反冲击、逃亡与反逃亡的残酷之极却又其乐无穷战斗。遍布河边看热闹的村民也同时骚动起来,他们高声叫喊着、大声说笑着、抢过抄网吃力抄起鲜鱼着,个个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之中,人人显现出“年年有鱼”的快乐神情。
那真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壮观场面,刚才还在水中自由游动的鱼儿,转眼间残酷地成为捕捞人的起网之鱼。那也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丰收场面,劳苦一年、收入有限的清贫村民,终于在一汪河水中快乐地收获了上天赐予的过年之礼。而这样的场景,即使在过去几十年之后,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在这即将过年的时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