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往事(三十):父亲的油纸灯笼

(2014-02-17 20:18:00)

http://s3/middle/002mKLwWgy6GES4BfG2c2&690

    在南京生活多年,早已领略元宵时节“秦淮灯火甲天下”的风采。那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的花海彩灯,那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的画舫灯船,那游人如织、万头攒动的人海人潮,确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切体验“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但每每此时,我依然怀念童年乡下那不够明亮、不甚艳丽的陈旧灯彩,依然想起记忆深处那年代久远、印象模糊的油纸灯笼。

    童年的油纸灯笼,是父亲珍藏经年的宝贝。其是父亲自己购买的,还是爷爷传下来的,被岁月磨平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任何印记。但仔细追忆那远去的细密年轮,仍能依稀记得,每到过年时节,父亲便会像寻宝人一样,神奇一般地从堆满杂物的床顶上,翻出那盏被他视为珍宝的灯笼。它状如乡下人腌制咸菜用的陶制坛子,顶端系有几根铅丝、连着一根一尺有余的竹竿,上部呈圆弧状、其间有一碗口大的空面,中部为直径25公分、高约40公分的圆柱体,下部与上部对称、圆弧环形镂空、中间有一用于放置蜡烛的木质底座。面对闲置一年、再次相见的宝贝,父亲总是先是掸去积满上下的灰尘,撕去破旧斑驳的油纸,露出铁丝镂空的骨架。然后,在铁丝网上刷满早已熬好的浆糊,小心翼翼地糊上事先购回的白色灯笼纸,冷却风干后再涂上一层黄黄的桐油。最后,在灯笼四周贴上几个用红纸剪制的简易图形,原本来破旧不堪的灯笼霎时焕然一新、旧貌变新颜,引得一直围观的我们兄弟仨啧啧称奇、拍手叫好。

    父亲的油纸灯笼,自然会是我们玩赏的童趣。点燃一支蜡烛,从灯笼下部的镂空处插入木质底座,黄中泛红的油纸灯笼顿时透露出暖色的亮光、散发出暖人的色彩。提上新糊的灯笼,左邻右里周游一圈,那炫耀、显摆的神情,活像乞丐娶了媳妇一般的神气和得瑟,引来众多童年伙伴们的羡慕眼光和不少顽童的前呼后应。正月十五元宵节,大人们忙着“炸麻串”,孩子们迷着“灯笼会”。夜幕刚刚降临,我们一帮顽童便打着灯笼、纷纷出门。大家走家串户、呼朋引伴,不仅展示着各自漂亮的新衣,而且比试着每人带来的灯笼;众人成群结队、四野奔走,忽明忽暗、时聚时散的灯笼,不仅衬托着远处近处热烈飞舞的“麻串”,而且映射着孩童脸上透着热气的红晕。偶尔一阵风来,灯笼的火舌歪向一边,一颗颗心儿也跟着“扑通”乱跳,走完全程而灯笼完好无损,方才显露胜利的满足和微笑。如果遇到有人蜡烛熄灭、灯笼纸烧着、灯笼碰坏的尴尬事等,顽童们则一边围着正在哭泣的人儿打趣讪笑,一边大声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的古老童谣。月亮升上树梢,乡野变得静谧,欢乐开心的笑意写在我们每个孩童的脸上,也留在正月十五的美好夜里。

    当然,父亲的油纸灯笼,并非都是让我们玩赏的。过年前后的夜晚总是特别地黑暗,涂上桐油的油纸灯笼,挡风防雨,特别坚固耐用,正好派上用场。油纸灯笼挂在门上的屋檐下,金灿灿的灯光辉映在大门新帖的红色春联上,原本低矮简陋的房舍茅庐,顿见柴门有庆、蓬荜生辉的祥和情景;油纸灯笼吊在门前的高杆上,亮晶晶的灯光映照在晒场前的绿色菜地里,原本肃杀漆黑的远近乡野,顿显盎然生机、满园春色的生动景观;油纸灯笼走在乡间的小路中,细碎碎的灯光蠕动在田间地头的昏黄地面上,原本心中发怵、畏首畏尾的我们兄弟,顿现步伐坚定、自信前行的坚强身影。父亲的油纸灯笼,带给我们童年的乐趣,带给我们无限的自豪,更带给我们光明的灯火。

    如今,父亲早已离我们而去,父亲的油纸灯笼也已不知去向。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常常想起多灾多难的父亲,想起父亲那透着昏黄灯火的油纸灯笼,尤其是在这正月十五月明星稀的夜晚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