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81408b66nd29b8b4ba0fe&690
早在年前就看过《泰囧》,不是慕名而去,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受人“蛊惑”,而是手中几张电影兑换券年底到期,不得不陪爱人去影院随便找个影片消磨两小时时光。
初看影片还不错。故事虽然简单,但演员非常卖力、情节跌宕起伏,故剧情紧扣心弦,场内笑声不断。然看过也就看过,轻松一刻,一笑了之,更无话可说。可事后才知,该片早已大卖、票房奇高、好评如潮。也可能因为此,竟然引来一些人的吹毛求疵、冷嘲热讽。深圳本地宝网站一篇《〈泰囧〉真的很好看吗?有人说不》的文章声称“《泰囧》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只能说明年轻人乃至社会的幽默思想出现了偏颇,喜欢低俗的幽默,喜欢肤浅的幽默,喜欢没有内涵的幽默,《泰囧》也许就是一面镜子,映照了幽默,更反观了社会的幽默思潮,正所谓‘臭味相投’,《泰囧》消极迎合了社会不够理性的幽默氛围,因此,《泰囧》不够高尚,更不幽默,不健康的幽默即使再幽默,也产生不了幽默的正能量力量。”近日,更有重量级的政协委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上纲上线地炮轰:“《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泰囧》这样没有审美价值与艺术含量的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票房越高,问题越大,这样的电影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反倒会起到负面作用’。”“现在很多人把电影《泰囧》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小投入、大产出的成功范例,我觉得但凡有一点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的知识分子,都不会赞同这样的观点。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使命,还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与欣赏水平。”
我不是年轻人,不太会幽默,欣赏品位本不太低。难得看一场《泰囧》,也只是消磨时光、自我放松,并未想太多、更不想说啥。但深圳本地宝的文章和晓苏的谈话,让我竟然如此地“臭味相投”,如此地“低俗、庸俗、媚俗”,如此地没有“文化素质与欣赏水平”,使我竟然神经质地产生了一种被驳光衣服后的羞于见人、无地置容的耻辱感。但仔细一想,似有不对、更觉不平,不得不有理无理地说上几句。《泰囧》原本就是一部喜剧,喜剧就得幽默有趣、引人发笑,人一笑就是“臭味相投”、票房一多就是“三俗”,未免强人所难、过于武断。而《泰囧》中徐朗和高博所演绎的“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团队精神、王宝对母亲充满虔诚的亲情、徐朗“老婆孩子远比几亿元重要”的觉悟等也还算“高尚”、“健康”,并非“肤浅”得没有“内涵”,“幽默”得没有“理性”,更不是什么“负能量”、“副作用”。至于要求初执导棒的徐峥们避免剧情需要的“粗口”和香艳的“人妖”、拥有什么“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这在早已娱乐化的今天社会似乎不切实际、勉为其难;要求我等天天上班、日日忙碌,常常为柴米油盐、父母孩子苦恼操心的普通观众,在难得一次的轻松中提高什么“国民素质”,更是有些沉重得令人窒息、苛求得不可理喻、残忍得不近人情。
我们原本就是凡夫俗子,或是现在流行的“屌丝”,我们只是需要平淡、快乐、轻松的生活。我们已经听惯了说教,甚至已经习惯了说教,但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说教,更不需要深圳本地宝和晓苏这等本不是什么“大师级”人物莫名其妙、毫无厘头的空洞说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