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信贷检查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2-12-13 17:53:48)
标签:

杂谈

    信贷检查,是贷款行对客户贷款使用及生产经营情况的现场检查和上级行对下级行的内部检查。信贷检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这些年,我们的信贷检查工作建立了检查制度、规范了检查流程、摸索了检查方法、形成了检查队伍,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信贷检查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

    1、关于信贷检查的重点问题。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应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以点带面、扩大成效。全面出击固然很好,大呼隆式的场景也很漂亮,但往往力不从心、疲于应付、难出成效。信贷检查同样如此。这些年,我们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信贷检查,声势搞得很大、查处问题不少、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常规性的检查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总行防控信贷风险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未能抓住信贷检查工作的重点,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重拳出击的方向没有发现多大的情况,本应重点检查的地方偏偏出了问题,诸如某出版总社混用贷款进行信托理财、少数行内员工将贷款资金违约转入银证转帐帐户、某城镇开发公司批量还款按揭贷款等,都是因为其他途径发现而非信贷检查发现的重大风险问题。

    2、关于信贷检查的重心问题。信贷检查分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应急检查,其主要内容应是与防控信贷资金风险相关的方方面面,如:贷款资金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人生产经营是否正常、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主管是否涉嫌经济和刑事案件、企业在资本运作或关联企业往来过程中是否发生资金链短裂、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调整是否引发企业重大不利后果、企业被新闻媒体曝光是否引发不良后果等等,这就要求信贷检查人员将检查的重心放在企业层面,只有通过对企业挖地三尺般的现场检查,才有可能真正发现信贷资金在企业的风险问题。但现在信贷检查的重心主要放在信贷档案上,将大量的人力、精力投入到档案检查所产生的结果是:信贷操作类的情况反映不少,但信贷资金安全和风险方面问题没能发现几个。

    3、关于信贷检查的方法问题。方法是实现计划和目标的谋略和窍门,好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目前的目前情况看,我们信贷检查的方法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粗放、低效的水平上,主要表现在:支行自查的多,分行检查的少;常规检查的多,专项检查的少;事后检查的多,事前预警检查的少;非现场检查的多,现场检查的少; “大海捞针”式检查的多,针对性检查的少;关起门来封闭检查的多,利用系统信息和公共信息检查的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检查的效率和效果,使得本应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的重大问题延缓甚至未能发现,成为影响和危害信贷资金安全的重大隐患。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信贷检查的方法问题,努力通过方法的改进提高检查的质量。要切实将信贷检查的重心从信贷档案向借款企业转变,将信贷检查的内容从操作风险向信贷资金风险转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检查方法、切实改进老的落后的检查方法,扩大营业部检查的覆盖面,增加专项检查的频率,提高事前检查的预警性,增强各项检查的针对性,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拓宽信贷检查的视野。要善于抓住哪怕一丁点的检查线索,进行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的深度信贷检查,全面、彻底挖掘和揭示深层次的信贷风险和存在问题,真正做到“线索不查尽不放过,风险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查完不放过”。

    4、关于信贷检查的程度问题。信贷检查有如“猫抓老鼠”,只有平心静气、深入下去、抓住线索、以点带面、锲而不舍、步步紧逼,才有可能直捣“老窝”、逮住“老鼠”、取得成功。反观目前的信贷检查,常常满足于听听汇报、翻翻档案、走走现场等肤浅、简单的检查流程和模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避实就虚、为检查而检查,导致报告轻描淡写、问题发现不多、调查质量不高、检查效果不好。某出版总社混用贷款进行信托理财问题人民来信的线索有了,领导检查的要求下了,检查人员也进驻现场了,但如此大的问题在第一次检查时偏偏没有发现,这除了相关支行刻意隐瞒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线索进行更深入、更全面、更彻底的检查,以致延误了发现问题的时间。

    5、关于信贷检查的整改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开展的信贷检查很多,发现的问题不少,整改通知书发得也很频繁,但每次检查的结果都能发现似曾相识的问题,都会出现前次检查未能彻底整改的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前改后犯,屡改屡犯、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相当突出。如:房地产项目销售到一定比例不按规定收回部分或全部开发贷款问题,在历次检查报告中均能看到其鲜活的例证,但每一次检查都会再次发现其身影;贷款前提条件不落实问题,前次检查尚未整改的现象,后次检查又发现新的案例;贷款资金被挪用问题,前次检查发现和整改了的形式,后次检查又出现变了的新花样;批量还款按揭贷款问题,几乎在每一次的外部检查中都被“意外”发现和查处;信贷档案要件不齐、要素不全问题,也从未在历次的信贷检查中缺失和遗漏过等等。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已成为信贷检查整而不死、改而不掉的顽症和痼疾。

    6、关于信贷检查的处罚问题。信贷检查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评议和必要处罚,只有处罚才能直接触动当事人的痛处和利益,才能警醒责任人及其周围人吸取教训、以此为戒,才能有效遏止信贷问题频发的势头。这些年,我们的信贷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了一些问题,撰写并上报了检查报告。但报告既没有对有关支行和人员的主客观责任进行很认真的评议,也没有对有关责任人员提出必要的处罚建议,甚至未在相关的考核、考评中扣减相应的分值,这种轻描淡写、文过饰非、刻意回避的做法,是有害于相关责任支行、个人和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

    7、关于信贷检查的队伍问题。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从业人员应对和强化信贷管理尤其要强化信贷检查工作。但信管管理部门的信贷检查队伍人员少、年龄大、学历低、经历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经验缺乏、检查能力不强等问题长期存在,这是信贷检查工作难以适应和满足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深化要求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如得不到尽快解决,将很难使我们的信贷检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强信贷检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充实信贷检查队伍,努力按规定配备信贷检查人员,确保信贷检查人员数量不断适应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深化的要求;要通过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形式,加强对信贷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的信贷业务水平和检查能力;要继续开展信贷检查人员职业道德和风险教育,不断增强信贷检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风险防范意识、危机意识和职业道德;要加强信贷案件防范和检查,特别要重点防范和检查客户挪用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小企业贷款道德风险、贷款诈骗、民间借贷、假按揭贷款等案件,确保信贷管理工作不发生新的案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