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雾罩金陵,寒流锁大江。虽然,我一直不怕冷,这个冬天的衣着也与往年别无二致。但与他人一样,也觉得这个冬天确实有点冷,冷得漫长、冷得异常。本该阳春三月,仍是冰点气温。虽然天气给点阳光就灿烂,但总是有点灿烂就寒流。一个接一个的寒流,让南京六九至九九“湿湿”的寒冷与三九、四九“干干”的严寒相比毫不逊色。而春节后连绵将近一个月的阴雨,让南京的这个冬天的阳光特别稀缺和珍贵,更让“冷死了、憋坏了”的南京人直问“晴为何物?”
上网一“问”,还真有点“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的味道。原来,这个冬天是南京25年来最冷的冬季,平均气温3.4°C,与往年同期相比偏低0.7度,今年2月份的平均气温更是比往年同期相比偏低1.8°C。去年的三八妇女节气温3-16°C,而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气温0-7°C。去年的的梅花节人如潮涌,而今年的梅花节疏影人稀。更令人怪异和郁闷的是,这个冬季的平均降雨量也比往年高出许多。因此,从气象意义上说,南京的这个冬天是典型的“冷冬”、“烂冬”、“邋遢天”。难怪西祠胡同社区网上有人打油诗曰:“问南京晴为何物,直叫人身湿相许;问南京晴为何物,雨天路滑车添堵;问南京晴为何物,太阳冬眠没醒悟;问南京晴为何物,3月的小雨你何时打住?”
其实,仔细回顾一下南京的这个冬季,其极端低温的天气并不太多,也就入冬不久和春节期间那几天,远比不上去年冬天。之所以成为25年来最冷的冬季,主要还是其连绵不断的阴雨和一波接一波的“马拉松”式的寒流,将南京人“淋”湿了、将南京城“寒”透了,以致于被雨雾与寒冷压迫已久的人们不得不发出“问南京晴为何物”的“呼声”。我也由此联想到这个冬季欧洲和美洲罕见的
零下40°的严寒、联想到日本和韩国近乎夸张的4米多高的积雪,并进而发问:那“地球正在变暖”问题是否是一个与眼前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符的伪命题?那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和强制性碳交易是否是西方发达国家强加于发展中国中的紧箍咒?那一年一度的气候大会是否是一出所谓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闹剧?
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南京这恼人的“烂冬”天气上来吧。春天已经到了,冬天还能hold住吗?气象专家们也已预测,南京的阴雨快要到头了,阳光灿烂、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在转瞬之间。著名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节目支持任宋英杰也说:“人问晴为何物?短期无人相许。但愿等到周末,雨能间隙休息。”
那就让我们翘首以待那个春回大地、春光灿烂、春风拂煦的晴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