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2-02-20 19:30:05)
标签:

杂谈

    2月18日,继去年11月30日此前三年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之后,央行再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

    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机构按规定向央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机构信贷能力收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机构信贷能力扩张。央行通过调整,可以影响银行机构的信贷能力,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预计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向银行机构一次性释放资金4000亿元左右,从而一定程度的提高银行机构的放款能力。

    事实上,央行准备金率的连续下调,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银行机构和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有相当关系,也是其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体现。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稳中求进”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基调,但当前经济工作中的诸多不确定正在不断强化:一是国内实体经济领域出现持续的不景气,大量中小制造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增加、融资困难等问题,珠三角、长三角等传统出口加工业密集地区的一批中小企业已难以维持。二是去年以来的货币紧缩并未改善,今年一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381亿元,远低于预期中的万亿元大关,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为当前监管部门严格的信贷规模管制政策,另一方面为银行在存款严重流失的情况下备受75%的贷存比约束,一些中小银行贷存比接近红线,一些大行也因逼近75%红线而主动控制投放进度。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改变实体经济下行的市场预期,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确实有助于缓和目前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紧张局面,提高银行放贷能力。而央行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下降和二月份CPI的回落,也为下调存准率提供了一定空间。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此次央行下调存准率,并不是其货币政策已经或即将进入全面宽松通道的信号,而是其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微调”,其目标直指中小经济实业,与短期内能刺激GDP泡沫的行业如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的放松限制与否无必然联系。那些沉湎于“GDP崇拜”幻想、误读央行“稳增长”措施、希望央行大幅放松货币、借此搭车出台“明紧暗松” 楼市新政的地方政府,还是应该在发挥地方优势、不断探索经济自主增长的新途径上下功夫,努力依靠市场和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千万不可图一时之利,忘却了“调结构、促平衡”、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而中央政府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仅靠央行“松货币”的措施也是不够的,应该尽快“松市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打破国有企业和银行业的行业垄断,放松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让充满活力、促进就业的中小企业有更多地平等进入市场竞争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