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2021.10.23

(2022-05-29 00:10:00)
分类: 我的自传

人的认知都是逐步提升的,2021年最大的收获是找回了读书这件事。


以前阅读书籍时断时续,更多关注行业内前沿的信息和变化。没有职业相关的书籍指引,让我一度陷入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知。事实上,开卷有益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读书不是为了当学霸或者装样子,只有读进去的人才知道自己成长了。


在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蓝海等着我们挖掘。而今红利期已过,移动互联网只剩存量和精细化运营。研究宏观经济和周期的骆吉,给我很大的输入,拉长这几百年的技术变革和经济周期来看,人类社会在经历着一代一代的技术变革,近几百年的变化最快,从蒸汽机的技术革命开始,而今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差不多到尾声了,大家在等待下一场技术革命带来经济飞跃的同时,陷入内卷和躺平的矛盾。惯性和存量让我们内卷,很多国家也早已躺平。

今年下半年读完的很多书,《稀缺》《穷查理宝典》《幕后产品》《娱乐至死》等等,在读的《影响力》《向下兼容》《象与骑象人》都给我很多的输入,开始系统化的思考一些问题,工作6年的自己好像迎来了一些质变。


【关于晋升和答辩】

经历了两家公司的四五次答辩和述职,从最开始紧张到现在基本做到自信放松,不得不说公众场合演讲是一定要经过练习的,好在我的本职工作活动运营,经常需要面向技术演讲需求,面对质疑。下周(10.25)将再次迎来答辩,也是管理层级的第一次答辩。目前感悟到的两个重点记录一下:

1、答辩是一场表演,要树立一个什么人设或者印象,让评委配合你(沿着你的设计)完成这场表演。

2、ppt 或者演讲 是要有核心的亮点,让人能够记住,既出乎大家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面试其实也是一场表演,以前有个认知偏差,总鄙视那些会吹牛不干活又能得到老板重用的人,事实上,会吹牛的能力背后也许是别人的深度思考。不过《象与骑象人》中也说到,人先有直觉判断,再找到支撑自己论据的理由。他们说的话也许有逻辑漏洞,我更谨慎的是要想清楚这么表达是我的直觉还是我通过推论得出的,推论就很依赖平时的思考了。


【关于鼓励团队】

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会课印象很深,班主任总是用40分钟给我们打鸡血,开完班会课能鸡血两天好好努力学习,现在知道了那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在领导岗位上太需要这样的能力了。人都有以下这几个心理:

1、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平均线要高。

2、坦诚真实的沟通,对外输出自己的观点,是可以感染别人的。

3、一对一的沟通很有必要,同理心和倾听别人的诉求,是提升领导声望的重要办法。

因此立一个团队目标很重要,鼓励每一个人,确信自己和团队是最强的,超越大多数人的,是很给力的信心输入。

事实上,活动团队的成员远不止策划,还包括下游为我们实现需求的设计、交互、技术、测试、客服等,他们也在管理范围内,每个角色的组长不断问我未来的规划,让我感觉自己承担的责任重大,带领这么一支二十人的团队,把控做事的方向太重要了,沟通也太重要了,传递信息、战略、价值,需要做的很透彻。


【关于自我认知】

最近和团队在西湖边开展okr 回顾会议的时候,互相写了欣赏对方的点和期待未来的点,我收获了以下这些关键词:

欣赏:亲和力(3票)、有温度、关心伙伴、开放接纳(票)、默默可依赖;有主见、有想法(3票)、有创意、思考有深度;有成长(2票)、自躯性强、能实践人、拿结果、执行力强、很努力。

期待:提升气场、影响力、加强表达的激情、提升创意(3票)、多实践尝试、沟通和反馈、团队成长更快。

以上关键词和我的自我认知是相符的,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以前我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在做人做事,未来也许要想想自己的短板,进行刻意提升。

但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问自己,成长是否赶上了正常水平。就像那句话说的“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过去我做了很多项目和落地执行,学习的途径很单一很狭窄,直到近两年才感受到自己的快速成长。究竟是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还是工作到了一定年限,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翻过了这座山,并不是想象中的星辰大海,仍是看不到尽头的山。


【关于成长】

今年的生活还有一个改变——早起,多1-2小时清醒时间。日子越过越快,常常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一天就结束了,最后反省时刻是躺在床上懊悔又过去了一天,还有哪些重要事情没有做。多了早晨的时间(很多书都提到给自己留出这样的时间,芒格6点半起床,7点半吃早饭前会阅读完当天的报纸),会让越来越快的一天拉长一些。年初也给自己定下了运动的指标,还算完成的不错,常常提醒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偶有泄气时刻,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但很快又找回状态。

因为买了些中概股股票,2021也经历了大起大落,宏观经济的变化、政策的变化,让我预判形势有些感悟,发展国家经济和我们做业务很相似,阶段性的问题拉长历史的时间线看,不是问题,但在当下是需要去解决和思考的,找到应对办法和突破机会,才能继续走到下一个阶段。而且要抓阶段的重点内容,做业务也是,不做正确而泛泛的事,做有突破的创新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