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总结
(2015-09-25 19:11:10)
标签:
教育 |
过滤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重要操作,究其本质而言,是根据不同微粒大小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分离。在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涉及过滤操作的细节考察,笔者梳理了中学中常见的过滤操作与细节,希望对同仁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倾析法
当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时,常用倾析法(也称倾注法)进行分
离或洗涤。倾析法的操作如图所示。静置后,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沿玻璃棒倒入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若沉淀物要洗涤,可注入水(或其他洗涤液),充分搅拌后使沉淀沉降,再用上述方法将清液倒出,如此重复数次,直到沉淀洗净。
倾析法适用范围:沉淀的颗粒较大,容易沉降的晶体。操作要领:待沉淀完全沉降后,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沿玻璃棒倒入另一容器内。
二、离心分离法
当被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应采用离心分离法,操作时,把盛有混合物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
的套管内,在这套管的相对位置上的空套管内放一同样大小的试管,内中装有与混合物等体积的水,以保持转动平衡。由于离心作用,沉淀紧密地聚集于离心管的尖端,上方的溶液是澄清的。可用滴管小心地吸出上方清液,也可将其倾出。如果沉淀需要洗涤,可以加入少量的洗涤液,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再进行离心分离,如此重复数次,直到沉淀洗净。
三、过滤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普通过滤),减压过滤(吸滤)和热过滤三种。
1. 常压过滤
对于常压过滤要注意以下三点:
(1)操作细节,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液体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管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如何进行沉淀物的洗涤?向过滤器中加水(或其他洗涤剂),使水(或其他洗涤剂)刚好浸没沉淀物为止,待水(或其他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如何检验洗涤是否完全?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对沉淀物表面附着的可溶性离子进行检验即可。
3. 热过滤
某些溶质在溶液温度降低时,易成晶体析出,为了滤除这类溶液中所含的其它难溶性杂质,通常适用热滤漏斗进行过滤,防止溶质结晶析出。过滤时,把玻璃漏斗放在铜质的热滤漏斗内,热滤漏斗内装有热水(水不要太满,以免水加热至沸后溢出)以维持溶液的温度。
一、渗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