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要忘记那些为人类献身的灵长类动物


标签:
杂谈 |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一词,不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成为大众话题已有多年。近几十年来,由于生命伦理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对非人类动物地位的哲学的、宗教的和文化的思考,使得人们重新反思,人类应当怎样对待动物?尽管现在仍然有少数人认为,动物是没有思想能力、缺乏感觉的生物性“自动机器”,但其实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动物不仅同人一样具有各种感觉能力,而且也有丰富的情绪和才能,例如情爱和爱心、记忆、专注和好奇、模仿以及推理等,有的甚至十分发达。动物是有丰富感觉的生命实体;人类同其他形式的生命特别是动物共享着这个星球,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里共存!非人类动物理应得到我们人类的关心和尊重,平等考虑它们的利益。毋庸讳言,人类与动物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而且不可避免地还要在许多方面使用动物,但是至少我们没有理由残酷地虐待它们。
http://www.fjdh.com/UploadFiles/sushi_UploadFiles_1232/201004/2010042419312729.jpg
一次SARS疫苗猴子实验已在这里秘密启动了,它的全称为“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恒河猴实验”。
恒河猴属于灵长类动物,若不是为了SARS疫苗研究,国家不会特批恒河猴进入实验室。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恒河猴,会发现它是多么聪明:猴子的眼睛很大,闪亮地眨巴着,专注地望着你,或喜或悲一目了然。它能模仿人的动作,甚至在SARS病毒疫苗研制期间,一只母猴子偷偷打开了机关重重的笼锁。
“如果实验动物不得不为人类的健康实验牺牲,那么人类更应该尽最大努力关爱它们。这样,我们才能更心安理得地继续试验。”孙理华教授向记者讲述了他刚刚提出的“实验室动物福利”守则,包括给予它们舒适的居住环境,营养的配餐,通过打麻药尽量减少动物疼痛,以及处死的方式。
人类是强者,动物是弱者。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取消动物实验还是不可能的奢望。但是,当强者开始主动关怀弱者,当人类开始对实验动物施以人道主义关怀时,强者便更显强大。
“今来作碑慰藉首批为抗SARS病毒疫苗、药物献身的38只恒河猴和一切为人类健康而牺牲的实验动物,以示人类永恒的爱心和对生命的无限珍惜。” ——“慰灵碑”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