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重要的不是转载

(2013-10-31 22:13:12)
标签:

转载文章

学习方法

铃木大拙

栗宪庭

启迪

http://s7/mw690/002mpJNVty6DRsZcvoW36&690
铃木大拙Suzuki Daisetsu 1870-1966
博士,可说是今生影响我最深刻的一位人物,其一生致力于的禅宗学说,当然也是影响我最大的一种思想,一门宗教。

在此借铃木博士的清新说话,来讨论一下学习之事,艺术之事,与人生中的一应它事。愿我们都能从他朴实而有高度的话里,受到启迪与惠泽。

 

最近,脑中总在盘旋着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呢。

想到这个问题,就会自然地想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艺术。

这是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栗宪庭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书名。

如果望文生义,会很容易地以为栗宪庭在否认艺术。不过这自然不是,他只是想以一种疑问的方式,向人们抛出“艺术何为”的问题,以供大家在思想上进行长期的讨论与碰撞。

 

我最初写博,什么也不为,仅仅是为几个朋友而写,当成是与他们的书面交谈。

客观说来,现在仍然什么也不为,还是在与老朋友们继续着一种交谈。

只是有专栏任务在身,文章报纸发了,杂志发了,再把它贴在这里,顺理成章。

一个顺手的动作,并不会期望有额外的收获。

若真存了某种收获的念想,那当然是为更重要的事做准备——但这与写博,已经无关了。

 

文章能得许多人的喜欢,颇出人意料,又慢慢习惯下来。

也许是我用了一种不难理解的写法,说了我想说的那些艺术上的事。

因为易懂,文章的截用、转载、收藏,也确实不少。

有时发了一篇新文,自己就跑出去玩耍了,过几天再上网来,看到它已被无数次地转了载。

或是偶尔,极热心的艺术爱好者,或热爱美文者,在一口气间,几乎将博客全部端走了。

 

可读的文章转几篇去读,或保存,并不奇异。一如人上书店,买了几本喜欢的书带走那样的自然。

不过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学习的方法论的问题。

我至今还记得许多年前,在读到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演讲笔录时所受到的震撼——了解他的人都知,这位大师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地推介禅学的清新要义——就在演讲的前言里,铃木博士坦率地提醒听他讲座的人:我主张此时此刻的每一个人,用心听讲,而不是忙着做笔记和录音。也许你在想,这些话回头有空时再听一遍。但其实,这都是我们太相信事物可以反复,生命可以永恒。

而真实的可能性是什么呢,你从此并没有再读它,或听它。

 

这番谦虚的提醒,不啻是小小的棒喝,也是对禅宗本意的一次最为恰当的阐释。

于此我也想到,转载文章,原是为了一种初衷,要回头好好读它。但真实的情形是什么呢,那本来打算要重读一遍的东西,回头真的再读过么,没有。

所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专心致志将文章当场消化,一如人生的某时某刻,将要面对的人与事当场解决一样。

时间并不待人,过一时就会有下一时的事,过一天就会有第二天的事。

这是会学习也会做事,尤其是知道生命无常的人,懂得的方法论。

 

当然,文章转载后再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对此铃木博士也说:下一次的那时那刻,已非此时的这一时刻,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

要是心有灵犀,铃木博士的话,或可当是另一声棒喝,或是一次哲学意义上的新解。

写到这里,我担心喜爱读我文章的人,是否会曲解我所说的本意。尤其棒喝一词,颇令人有畏意。那么,这该是对禅宗不够亲近的缘故了。

棒喝并不表示拒绝或惩戒,一如我写下此文并不表示转载没有意义。

我只是愿意在更大的可能性上,来探讨一种学习的方法,给出一种谦虚的见解。

也相当于是从铃木博士那里,分享我受到的启迪,与得到的难以言喻的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首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