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小提琴
(2011-12-07 11:32:35)
标签:
小提琴音乐痴迷损坏心痛 |
这是讲给帅小子听的一个故事。
80年代中期,我买过一把质地很好的小提琴。
彼时,绘画并不是我最擅长最深浓的兴趣,音乐才是我的无限痴迷所在。
爱小提琴,但私人不太可能拥有,所以去借来学。练习曲本、谱架,最初一律也是借。
小提琴的主人、那个小哥哥也要每天练琴,所以我就在他家与我家之间勤奋往返,每天练完了送回去,到点儿了又去把它取来,丝毫不嫌麻烦。
小哥哥的一家喜欢我是他们的知音,所以也从不嫌麻烦。
因为是借,回来一秒不耽搁地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虽然借琴这件事自己与别人都不嫌麻烦,可是我的心里,想能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该多好,所以就悄悄存钱。
存够了,就自己去买,买了一把特别好的小提琴。
怎么评判买下的小提琴是好琴呢?
那个时候,一般乐器商场里的小提琴标价在100元以内,这个价位内的小提琴,对于一个初学者已经足够,我估计小哥哥的那把小提琴就是这种质地的。
比较好的在200元左右,音质很好的就到了400元,再往上走就没底了。
我买下的那把,整500元,属于高级小提琴级别,别提多么令人欢欣若狂了。
是自己一个人去试去买的,之前好与不太好的小提琴都拉过,知道好的小提琴是什么眼感、手感与音质,所以买的时候毫不手软。
一个还没长成的小少女,去买这么昂贵的一件乐器,还是自己挑选付款,那个卖琴的白发老者,眼镜后的眼睛里一直是惊诧的眼神,看我调音、试音挑选好,眼神才转为深深的赞许。
挑选、付钱的时候毫不手软,待要拿回家时却没了勇气,我该和家里人怎么说呢?
无非只是小小的个人爱好,向来是被打入不务正业的歪门邪道的,怎么能花这么多的钱。
钱积攒了多久已经忘记,反正是压岁钱、生日礼金什么的。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100元的面钞,全是10元一张的,厚厚一叠递出去。
那时的500元似乎可派不小的用场,比如再多花一倍的钱,整整一套实木组合家具就可搬回家。
我抱着小提琴坐在家的楼下,不知如何上楼进家门。
但最后总还是要回家的。进得门去,手里崭新的黑色小提琴盒很醒目,马上就被问了:嗯,哪里来的小提琴?
我说:买的。
知道我向来是乱花钱的,价格马上成为最敏感的问题:多少钱买的啊?
我说:伍~~~~~~~~拾元。
完全在心理承受范围内,所以,敏感问题马上被取代了:啊,那快吃饭吧,回来太晚了。
那时,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狗急跳墙,或急中生智。
我大约抱着那把小提琴睡了半年的觉,白天练,晚上就搂着入睡,因为实在是太喜欢了,也确实挑得太好了。
琴身那么漂亮清晰的纹理,没有一个疤节,连背板花纹也是对称的;共鸣声那么柔和广阔,G、D两弦的发音强而有力;琴弓的弓毛那么雪白饱满,轻微接触琴弦就有最细微的音差发出。
有了这样一把小提琴,轮到小哥哥羡慕我了。
第二年的夏天,太阳灼人,气温居高不下,最高时刻到达41℃,在这种温度之下的人类,就只剩了喘气的份儿。
只能吃冰镇西瓜,读不进书,写不了字。但也不能坐着等死,就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好把那几天的高温熬过去。
把家里的衣橱来了个兜底大清洁,被褥枕头大衣之类,拿到阳台上晒太阳,小东西则分类清洗——手不时在凉水里浸泡着,人就很舒服。
小提琴平常也放在衣橱里,也就顺手拿到了阳台上——究竟是人小,不知道娇贵的小提琴有多么怕高温,就那样放在阳台上了。
等到家里一切井井有条、闪亮发光了,才把小提琴拿进来放进衣橱里。
待第二日打开琴盒想练琴时,看到的小提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琴面已因高温爆裂成龟壳状了!
赶紧调弦试拉了一下,没用了,琴声已嘶哑变异。
有什么词汇可以形容那种心痛到滴血的感受?
犯了这样无法弥补的错,除了自己难受,是没有其它办法的。
但也不会把小提琴拿出来,在家里人面前痛哭诉说,以减轻心里的难过。从来不是这种性格,自小就不是。
好久没有练琴,家里人有点奇怪,问:咦,怎么不练琴了?这久进步好大的啊。
我才说:琴坏了。
坏了?
坏掉的琴没舍得扔掉,所以可以拿出来验证,果不其然。又因放了一段时间,裂纹都开到琴头了,更没治了。
家里人虽然遗憾,但也没有责备,安慰说:坏就坏了吧,不过才50元,再去买一把吧。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泪终于流出来,痛哭了一回。
至今,家里人也不知道这把琴的真正价格,琴呢,还放在衣橱里,几次想扔,但最终没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