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西方寺之金农寄居屋

标签:
旅游原创摄影扬州扬州八怪金农 |
分类: 园林庭院 |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年方五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
1756年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70岁秋,寓居扬州西方寺。书有《漆书‘外不枯’轴》(落款自言七十后书法始作“渴笔八分”)、《楷书昔邪庐诗册》。
1:下图:西方寺大殿后西北侧,金农寄居室门口。
2:下图:乾隆年间,杰出画师“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晚年寄居于西方寺。八怪里另一位代表人物罗聘,曾无数次地从弥陀巷42号自己的住所,来这里来向金农请教、切磋。
3:下图:金农晚年的境况甚为凄凉,孤灯独卧,形只影单,但不趋炎附势,以其人品和艺品赢得人们的缅怀。金农的气节,是扬州八怪清高、孤寂的缩影。在初春料峭的冷风里,在西方寺的残瓦断垣中,仿佛看到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的影子。
4:
5:下图:入门后是一天井。
6:
7:
8:下图:天井前大厅,大厅门口悬挂着对联“且与少年饮美酒;更窥上古开奇书。”
9:下图:大厅正中有一幅画,那是画金农心中的佛。
10:下图:佛龛里挂着他自作的佛像,佛的相貌酷似自己,袍衫褶皱重重。一脸的络腮胡子,神情清寂。
11:下图:金农晚年信佛,专事画佛写经,他曾题诗壁上:“无佛又无僧,空堂一盏灯。杯贪京口酒,书杀剡中藤。占梦今都应,谀人老未能。此处何所想?池上鹤窥冰。”
12:
13:
14:
15:下图:后厅,是金农会客、画室和卧室的地方。门前左右各有一棵桂花树。初春的阳光透过清冷的树影,洒在台阶上,是挥之不去的寂寞。金农性格孤僻,喜爱幽静,不喜俗世之扰。
17:下图:客厅挂着的一画一对联,对联中间挂着金农自画像,上联:恶衣恶食诗更好;下联:非佛非仙人出奇。上联取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次韵徐仲车(仲车耳聋)》,全诗文:恶衣恶食诗愈好,恰似霜松啭春鸟。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八年看我走三州,(元丰八年予赴登州,元祐四年赴杭州,今赴扬州,皆见仲车。)月自当空水自流。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这是金农赠给双目失明的好友汪士慎的对联。
18:下图:客厅两边墙壁上还桂有金农生前所作字画复制件。
19:
20:下图:金农的书房复原情景。
21:下图:金农的卧室复原情景。
22:下图:欣赏一下,挂在前厅金农生前所绘精品复制件。
23:
24:
25:
26:
27:
28:
29:下图:金农的弟子罗聘画金农像,布衣皂靴,坐于石上,右手捻须,左手持经,专注经文, 静若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