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 岱庙(3)宋天贶殿、后寝宫、东御座、铜亭、铁塔

标签:
旅游原创摄影岱庙宋天贶殿铜亭、铁塔 |
分类: 名胜古迹 |
宋天贶殿、后寝宫、东御座、铜亭、铁塔
天贶殿: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
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通高 22.3米,为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采用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明间和次间内槽顶设藻井,周围施斗拱,余为方形天花板,上绘金色升龙。殿正中祀泰山神,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与此相对的明间大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清代铜五供一套及铜缶、铜釜等。在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壁画高3.3米,长62米,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而这场面也正是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的真实写照,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殿殿前露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露台南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称迷糊石。天贶殿周围施以环廊,形成一个大院落,把一座重檐庑殿顶的大建筑紧紧地怀抱着,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这富丽唐皇的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泰山
1:
后寝宫:
由天贶殿后门出来,第四进院落里的宫殿叫后寝宫。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因将泰山神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便为之杜撰了一位“淑明后”,并为她修建了寝宫。后寝宫院内有年代久远的银杏和古槐,树荫遮蔽了大半个庭院。(中华泰山网)
1:
东御座:
东御座位于岱庙东华门内,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住憩之所。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拓建,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所。是岱庙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清代院落,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配殿组成,正殿、配殿、大门之间周以环廊相连。正殿明间是帝王召见群臣的场所;两个次间,东为书房,西为寝室;殿内陈列有“泰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及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和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东西配殿现为乾隆皇帝与泰山陈列展室。
1:
1:
铁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