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2016-12-18 18:38:09)
标签:

善无畏

开宝仁王讲寺

石佛院造像

吴山

七宝山

分类: 参访佛寺影像札记

杭州是中华古都,也是中国曾经的佛教文化中心,但凡去杭州的文化人多以参拜北山灵隐寺、南山净慈寺为荣。而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却是南宋故都临安古城四百八十寺的首寺——杭州吴山开宝仁王讲寺,现在世人对此寺已知之甚少,仅将其称之为吴山石佛院。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石佛院造像(开宝仁王讲寺)

唐代诗人杜牧描写唐末金陵的《江南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描写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其出处可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而得映证。而历史往往无独有偶,同样是流亡江南的赵宋王朝,在其都城行在临安古城(今杭州市)也是大建佛寺。南宋吴自牧撰写二十卷《梦粱录》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历史著作,在其卷十五《城内外寺院》记:“城内寺院,如自七宝山开宝仁王寺以下,大小寺院五十有七,倚郭尼寺,自妙净、福全、慈光、地藏寺以下,三十有一;又两赤县大小梵宫,自景德灵隐禅寺、三天竺、演福上下、圆觉、净慈、光孝、报恩禅寺以下,寺院凡三百八十有五……都城内外庵舍,自保宁庵之次,共一十有三。” 由此合计南宋都城临安的佛寺共有486座,在《梦粱录》这本书中能够被点名的必然是当时临安城的著名佛寺,而当时这486座佛寺的首寺是为七宝山开宝仁王寺,北山灵隐寺、南山净慈寺均在其之下,那么这座七宝山开宝仁王寺又有怎样的渊源,现在的近况又是如何的哪?让我们由开宝仁王寺来追忆南北宋朝京都的那些尘封旧事。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开宝仁王讲寺遗址石佛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临安是宋高宗在丢失宋都汴京(今开封市)南逃的临时都城,自此中国开启了南宋时代。杭州作为吴越国的旧都,宋朝开国时,杭州隶属于吴越王钱缪,其家族世代信佛缘深,为防止江南生灵涂炭,当时的吴越王钱俶主动投降于赵宋王朝,并献上了阿育王佛舍利塔以示归顺。宋太宗非常高兴,于宋端拱二年(989)营造了开宝寺塔,此后成就了目前尚在的著名开封开宝寺琉璃塔。(详见善无畏博文《河南开封开宝寺——千年故都的东方之烛,从江南至中原的佛塔奇缘》)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河南开封开宝寺与开宝寺琉璃塔

而靖康一役,汴京(开封)沦入金朝境内,远隔南宋疆域。但汴京依然是宋朝名义上的京师东京,杭州一直只是临时都城——行在。据称,当时在临安的外来移民80%来自河南,因此,汴京对临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临安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包括社会风尚、节日习俗、文艺、饮食等方面,无不以模仿开封为荣,竭力按照汴京样式建设、改造杭州,正所谓直把杭州当汴州,全盘汴化。作为支撑帝王百姓精神世界的佛寺自然更加不能例外,“宋南渡时,凡汴京有庙者皆得祀于杭”。由于北宋汴京的沦陷,宋朝皇家佛寺开宝寺也已身陷金国,这让南宋帝王十分感伤。此时,一位随宋高宗南逃的高僧,原汴京开宝寺仁王院慧照大师奏请高宗在临安皇城禁院背靠的吴山七宝山依托吴越国时期的石佛崖壁,复建一处开宝寺,是名“开宝仁王寺”。这座皇寺位于临安城白马庙巷内七宝山脚下,仍旧作为宋朝皇帝们的御用佛事寺院。于是,在杭州吴山上,一座以开宝寺为祖寺的皇家御寺被命名了。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七宝山石佛院铭牌

此历史最有说服力的记载见于南宋度宗咸淳(1265—1274)时期,潜说友所著的地方志《咸淳·临安志》卷七六《寺观·开宝仁王寺》中:开宝仁王寺“在七宝山,先是东京开宝寺,有仁王院僧慧照大法师晔随驾南渡 ,(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奏请权建于七宝山,主大内祈禳事(如东京典故)。(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始赐敕额,(南宋宁宗)嘉泰甲子(1204)、(南宋理宗)绍定辛卯(1231)一再毁,僧祖仁重建。端平元年(1234),尚方铸钟以赐。淳佑元年(1241),御书寺额以赐。三年(1243),赐田三顷。(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又毁,太傅平章贾魏公施度牒给省札市村口重建。”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秋色中的石禅床

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巧合与玩笑,一百五十年前吴越国乞降并北献开封佛塔而成就的开宝寺,居然在一百五十年后又迁回到了吴越都城杭州。要知道,这座开宝寺可是当年开封的皇家重寺,开宝寺塔每逢重阳节都有盛大的灯会和斋会,唯有这位慧照法师所在的开宝寺仁王院在重阳节庙会上还有狮子会。据北宋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宝寺仁王院“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而如今开宝寺塔尤在,而汉族皇权已失,开宝寺仁王院只能借于七宝山石佛院而还魂千里之外。可以想见,作为当时身处临安的宋朝遗臣们,如岳飞等有多少的愤恨。这座开宝仁王寺,之所以仍用开宝之名,仍有仁王之称,也都是表达对故都开封的一种无限怀念与留恋。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仁王讲寺石佛院造像文物碑

正如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在开封沦陷后,张择端在杭州思念故都的不朽作品。董其昌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本因南渡后想见汴京繁华旧事,故摩写不遗余巧,若在汴京,未必为此。同样,宋代诗人周弼(1194—1255),河南汝阳人,南逃杭州后也创作了《吴山仁王寺》的诗作:“山寺凭高夕未昏,上皇曾此定乾坤。瓯闽散驿缘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疏柳汉营屯。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在仁王寺中思念汴水、故园是那样的遥远,在这些创作于临安的描写汴京景物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因时空转换而引发的亡国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故都的怀念深情,不得不称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悲伤美!如今的我们无法感觉到我们从杭州至开封这八百八十公里有多遥远,但在那时的临安却是隔着如此无法想像的家仇国恨和亡国之痛。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杭州吴山瑞石山摩崖石刻

现在我们要来讲讲让开宝寺还魂的仁王寺故地是吴越国的何处所在了。吴山是杭州城内的一座名山,是西湖群山中唯一契入市区的山丘,俯瞰整个西湖景区,现在的城隍阁就高居于此。据明代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卷九至卷十四记载:“吴山春秋时为吴南界以别于越,故曰吴山,或曰以伍子胥故讹伍(吴)。吴山共有云居山、紫阳山、七宝山、金地山、粮道山、伍公山等诸多小山头连接而成。五代吴越国起,吴山就成为了杭州的宗教名山,各类佛教、道教、庙祀分别建于山上,有祭祀吴国大夫伍子胥的伍公庙,明代建有周新祠城隍庙,在佛教方面则有元代建立的宝成禅寺。而吴山由于是石灰岩结构,所以山上摩崖众多,有端石洞、云居山等题刻摩崖。而早在吴越时期,佛事大兴,在七宝山下即雕刻了杭州最大的石佛像群,并且留存至今。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宝成禅寺

这处摩崖石像称为石佛院造像,造像共三龛五尊,位于七宝山南麓的一处崖壁之间。石佛院造像共分三龛:中为西方三圣立像,居中者为阿弥陀佛,高6米,为杭州城最高的石刻造像;左边大势至菩萨,高4.41米;右边观世音菩萨,残高3.39米。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仁王讲寺西方三圣石像

在西方三圣雕像的两侧有两座石像,左为智者大师,高5.24米;右为行修大师,高2.62米,均结跏趺坐于圆形佛龛中。这组雕像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体量上讲,都是杭州城最大的石刻佛像精品。虽然我们如今常常去看灵隐寺摩崖石雕佛像,却未尝想到在杭州市区吴山脚下却有此堪比云冈、龙门石窟的石佛龛窟精品,不得不称之为叹为观止!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仁王讲寺智者大师石像

石佛院造像在吴越时期原来所属的寺院名称已经不存于史,但由于来自汴京的慧照大师将开宝仁王寺选于造像处复建,所以从此后此地也就被称为开宝仁王寺造像。根据《咸淳·临安志》的记载,这座开宝仁王寺不知道为何在南宋的几个流亡皇帝时期屡毁屡建,但最终它还是毁于了清咸丰年间的太平军兵燹,而只有雕刻于石崖之上的这三组石佛保存了下来。建国初期,此地建有学校,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历经千年而保存完好的造像被红卫兵学生们破坏,佛头被砸,幸好由于佛像体量较大,佛像主体仍被保留了下来。杭州古城吴山整体旅游开发以后,石佛院得到了及时的保护,目前三组佛像已正在进行整修工作,相信不久能够重见于世。

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杭州吴山仁王讲寺行修大师石像

最后,有仁人善士疑惑为何开宝仁王寺造像又称为仁王讲寺造像,其中又有何学问可讲?首先,讲寺是天台宗的一个特别名称,吴越国时期石佛院造像既然在左侧雕刻了天台宗开宗祖师隋朝的天台智者大师,这说明该寺必与天台法脉有关,所以称之为讲寺完全合理,则证明了仁王寺归属于天台一宗。另外,考证临安的佛寺主要有禅寺、讲寺、律寺三种。禅寺专修参禅,讲寺专主讲经,律寺专主持戒、传戒,谓之宗下、教下、律下,鼎足而三。禅寺又称“丛林”,在当时居多,有临济、云门、曹洞等宗。讲寺又称教寺,以天台宗、贤首宗居多。在禅寺、讲寺里,不学戒,不持戒,也不传戒,这是佛教在中国不断本土化的结果。唯有律寺主学戒、持戒、传戒,是佛教的正宗,但却日渐衰微,所以数量相对较少,至明代基本消亡。杭州仁王寺又称之为仁王讲寺,应该是其曾经作为天台宗寺院的一个标志。浙江杭州吴山石佛院——由开宝仁王讲寺述说的南北宋京都旧事

卍 南山净慈寺俯瞰西湖与雷峰塔

作为一名江南人,以前曾经向往中原佛教胜地,并且以吴越归降、送塔开封来记述汴京的佛事兴盛!不想两百年后,中原不在,被强国逐出故乡家园,进而临安吴越、迁寺吴山,今天我们来记录这段临安佛寺的繁荣,却是在描绘一段沧桑的亡国之痛!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中国的人民也一直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奋斗的精神,这段从江南去河南,而又从河南回到江南的佛寺故事,是我们中国人必须要时刻牢记的历史!在吴山脚下石佛院的这三尊石佛向我们述说着开宝仁王寺的故事,也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南北宋京都旧寺的这许多唏嘘,体会到南北宋朝汉人祖先的自豪与荣耀、悲愤与坎坷!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无论古今,侵我国土者还我河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