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潮音庵——明代古刹海潮音,浦东最高报恩塔

标签:
善无畏百家佛寺潮音庵报恩塔 |
分类: 上海百家佛寺觅影 |
潮音庵 |
|
潮音庵始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因此地当时濒临东海,常能听到海潮拍岸的声音,故取名“潮音庵”。潮音庵之名亦得于佛菩萨说法的妙音,称为“海潮音”。《楞严经》卷二谓:“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诸善男子。”《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中有“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常须念。”所以“海潮音”亦特指观世音菩萨说法之音。因为潮音庵正殿上供奉观世音菩萨,当地老百姓也称之为“观音堂”。每逢香期佛诞日,信徒集中到庵进香,民众视此庵为“小普陀”。
据清光绪《川沙厅志》卷十四载: 潮音庵在九团李家盘东,明景泰间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修,上海知县李发枝曾为此庵书写门额。清雍正年间(1723—1735)毁于火灾。清乾隆四年(1739)重新修建,乾隆八年(1743)张成重书门额。清嘉庆八年(1803)里人增建;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建,增建庙房,成为当时川沙著名寺庵。清光绪三十年(1904),里人徐耀江捐资装塑已故上海知县刘郇膏像,祀于庵之东次间。
卍 |
潮音庵是当时川沙县规模较大的尼众场所,庙基五亩多,正殿供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南海观音、地藏等佛像,两旁列十八罗汉,东西两次间为禅房。东厢房供文昌、纯阳祖师、雷公、电母、施相公及刘郇膏等道教和地方神像,西厢房三间为客厅,进门为弥勒殿供弥勒佛和韦驮像,庭中有大铁鼎一座。“八一三”事变,潮音庵东厢房被日军炮弹击中,墙壁炸一巨洞,门窗震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宝昂师太进庵后逐步修复。解放后,1956年,庵房一度被作为顾路酿酒厂厂房;1965年又作为川沙烟糖公司仓库,殿内建筑颇多损坏。“文革”中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动。1982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潮音庵重又修复开放,宝昂师太主持修建工作。1986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上海市佛教协会为宝昂师太荣任潮音庵住持举行了隆重的升座仪式,潮音庵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潮音庵动工增修讲经堂和报恩塔。1992年11月上旬竣工,讲经堂上下两层,上层为藏经堂,下层为讲经堂,中间供玉佛一尊,藏有国宝《大般若经》一部(计7272卷)以及新版《大藏经》等佛教经典。1992年11月14日,为讲经堂内高1.5米的玉佛举行开光典礼,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真禅大和尚主持了开光典礼,并在讲经堂内举行了三天讲经法会。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真禅法师参加了报恩塔的奠基仪式。1996年4月,潮音庵被批准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1996年6月,报恩塔建成,该塔仿宋楼阁式建筑,七层八角形,飞檐斗拱,凌空矗立,内圈黄墙塔身,外圈红柱廊檐环绕,钢筋水泥结构,成为上海浦东最高宝塔,也是上海全境最东方的一处佛塔。
卍 |
卍 |
潮音庵见证了浦东的蜕变,祈愿潮音庵正如圆通宝殿所书对联那样:“依般若妙智,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以慈悲愿力,利乐有情,十方无事十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