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主要观点回顾:
ü 如果下周初放量急跌,上证指数2150点附近(创业板指数750点附近)可视为较好短期抄底机会(但若反弹后无力回补2273-2289点缺口则要及时减仓)。
ü 如果未来两周内止跌企稳后能有效封闭2273—2289点跳空缺口的话,暂时仍视为2138-2350之间的无趋势性箱体震荡行情!何时能重新站稳2350点是中期趋势有好转的重要信号。反之,若长时间无力回补2273-2289向下缺口,或者有效击穿2138点(不是指直接瞬间跌破2138点,而是先在2138点附近获得支撑,然后经过像样反弹后再跌破)则是中期趋势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信号。
ü 本周实际走势是上证指数周一急跌到2180点(接近1949-2444的50%回吐位置2197点)就短线止跌回升,但由于在反攻过程中放量不明显,说明抄底资金还不够积极,因此本周的最高点仅达到2242点,还是未能回补2273-2289下跳缺口。
2、 本周基本观点:
ü 本周之所以能在2180点附近止跌回升,是受到了年线(周一年线在2202点,每天以1点速度缓慢上移,周末上升到2206点)和1949-2444点上升行情的0.5黄金分割位2197点的双重支撑影响。但由于本周指数反弹力度非常弱(连短期多空力量分水岭的10天均线都无力收复),且每天成交量都在萎缩,很显然2180-2200附近的支撑力度还没得到最终确认。不排除下周还有新低可能。
从2444下跌以来的市场特征是下跌不留缺口、且每次急跌后都会出现反攻大阳线,成交量也在大涨大跌时间隙性收放,但上周急跌后和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既不能及时拉出反攻大阳线,也迟迟无力往上回补2273-2289跳空缺口,成交量则持续保持低迷状态。这就说明经过前一个月的反复震荡消耗战后,主力资金已经初步完成了战术上的安排(依然看好市场的中长线多头依然按兵不动但也无加仓意愿了)或者撤离(那些年初完成波段作战指标的资金——尤其是游资已经获利退出后持币观望了),多空主力的暂时偃旗息鼓导致了本周的盘局,但由于2273-2289向下大跳空缺口的存在,很显然这个盘局是短期弱势盘局,早晚还会出现新的突破方向。从目前的短线趋势看,大盘很可能是以先下后上的方式打破盘局。
春节前我就反复以历史数据分析过A股市场的历史惯例是每一轮中期行情结束后的回调比例通常在60%左右。所以春节前在上证指数2400点附近、市场一片极度乐观的气氛中我就预测过春节后指数会跌回2200点附近(因为当时不知道指数最高点在哪里所以只能做大致空间预测),其主要依据就是指数一旦上涨受阻后必然会回吐掉涨幅的一半(这是中国股市历史规律所致)。60%的回吐空间其实就是黄金分割位的0.618位置。1949-2444的0.618回吐位置在2138点,所以这个位置通常就是这轮1949点启动行情的正常技术调整的极限位置所在。如果这个位置还守不住,那就很可能意味着1949点还会经历1-2次的反复下跌考验甚至还可能会被击穿。
当然,行情常常不会按照精确计算的数值来运行,因为市场的情绪或者主力资金的安排会导致提前或滞后发动,所以2138点只是一个参考位置,真正实战中的观察位置肯定要稍微放大点,比如可以将2132-2150的范围来设定为短期市场的极限下跌位置。之所以把2132点作为下限是因为只要2132点不破,上证指数就可以打造出一个以2132为左肩、1949为头、2150附近为右肩的大型头肩底反转形态,当然这是一种最最乐观的市场预测,因为实际上要有效突破2478-2453-2444所形成的头肩底颈线位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一旦上证指数有效突破2450点是较为强烈而可靠的中线看多信号。
ü 在预测行情未来走向时,通常我们会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先考虑进去,然后从中筛选出一种相对可能性最大的走势来进行投资安排。从目前纯技术角度判断,未来的行情演变趋势无非有三种:
ü 第一种格局是最最乐观的走势,就是上面所说的继续打造中长期大头肩底形态,那么这就意味着4月份在2150-2180点附近打出右肩后,5、6月份指数会再度迅速的向上反攻2444点,然后在三季度甚至是二季度内就放量有效突破2444点,如此则年内最高点依然可以乐观的看到2900点之上甚至更高。
ü 第二种格局是相对平衡市,也就是下周惯性下探2150-2180点附近后,向上回补2273-2289下跳缺口,但又无力升破2350点(通常的反弹幅度是50%,那么2444-2180的50%反弹位置就在2312点附近,假如下跌到2150附近那么50%反弹幅度就是2300附近),那么整个二季度的格局就可能是在2180—2300(更大的区间是2138-2350)的区间震荡,直至三季度才会重新产生或寻求上下突破方向。
ü 第三种格局是最最悲观的走势,就是下周下探2150点附近后反弹依然在2250点附近受阻,无力回补2273-2289缺口,那么这将可能意味着5、6月份2138点早晚不保,1949点仍将再经受1-2次的下跌考验或冲击。
ü 我个人目前依然倾向于短中期行情向第二和第三种格局发展。因为第一种最乐观的格局可能性虽然存在,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其实际能实现的概率实在太小,除非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多重积极因素配合。而以目前的政策面和市场面因素判断,后两种格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ü 目前制约A股行情的几大因素依然是:1、IPO何时启动及改革效果,2、国债期货何时启动,3、国内大城市房价走势,4、汇率走势。因为这几条都直接影响A股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
本周末证监会再度表示新股发行无时间表,这是最不负责任的表态,因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其手里,早发晚发都是他们说了算。对市场最负责任的说法应该是今年几月份之前一定不会发行新股或者直接说最早几月份恢复发行,明确的预期才能让大资金合理安排操作策略,预期不明前资金只能以安全第一为主。何况新股恢复IPO后能否出现有效的改革,如果总体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发行方式,那么利益天平依然是倾向于融资方,对二级市场来说根本毫无利好可言。
国债期货之前分析过,一旦恢复对短中期机构套利资金、游资投机资金的分流影响是较大的,对股市肯定是阶段性利空(分流资金需要较长时间的填补期)。
房价走势不用多说,如果中国房价总体趋势涨多跌少,甚至涨幅比股市还快的话(事实上今年3、4月份已经有这个趋势),那么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买股票还不如买房子,对炒家也一样。中国股市何来牛市(今年全球股市表现最好的美国和日本基本上都没人炒房的,所以大规模投资投机资金都囤积在股市里)?
至于汇率因素。再一次要提到今年国际股市最强的两个市场美国和日本。比较下美元和日元的走势,日元对美元是不断的贬值趋势,而日元和美元对人民币也是不断贬值趋势。看明白了吧,为什么中国股市表现那么差,人民币不断升值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贬值对应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升值对应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或政策僵局以及对出口企业的持续打击。 中国以往的经济模式是出口+投资+消费三轮驱动,长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多数出口企业已经不断产生实质性冲击,不断强化大规模投资除了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外就是房地产绑架经济(央企贷了款还要砸进房地产市场,比如主营不在房地产业的中国铁建最近又创造了一个地王记录),至于消费,有教育、医疗、房价、养老四项因素制约,中国人除了做官的、做官的家属、富人、富二代、富三代外多少家庭敢像国外家庭那样主要开支在消费上?
所以除非上面四项困扰A股市场的重要利空因素陆续转化为利多因素(IPO可以恢复但要进行实质性改革,房价涨势必须控制住最好出现盘跌趋势,人民币升值不能轻易符合国际套利资金投机导向可以阶段性贬值下引导资金国际套利资金外流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否则A股中长期市场趋势要从弱势逐渐转变为走强走牛之路是相当漫长而曲折的。
3、综合结论:
ü 无论市场短中期走向选择上述哪三种变局走势,2138-2150附近无疑仍是短中期的较强支撑防线。因此直接有效跌破的可能性相对不大,就是最坏打算也起码要经常1-2次反弹后才会有效跌破,因此就下周市场而言,先下后上(即先向下探出新低然后再度出现像样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但这样的前提是先快速击穿2180点向2150附近放量急杀下,如果还是持续的缩量阴跌的话,那么反弹出现的时间还会继续后延)。
ü 所以如果下周先恐慌性杀跌,反而操作上可以逢低吸纳抢反弹。如果还是不死不活的缩量盘整,那么还是先保持观望为上。
ü 至于A股市场的中期趋势,上面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目前无论是IPO还是房价、汇率都对A股构成中期利空,除非这些因素逐一转化为利好因素,否则中期走强难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