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行情总体看涨

(2012-05-05 11:53:07)
标签:

大盘趋势分析

股市周评

杂谈

上周末我的核心观点就是5月份的波段风险位置分别在年线(2509)附近和2650附近,在还没有接近上述位置附近之前,只要上证指数不破10天均线(收盘价连续失守3天以上并且10天线开始掉头向下)就可以继续持股看涨,沪深300成份股或者和成份股相同行业的中低价二线蓝筹股将最可能成为5月份的场内外资金主要攻击对象。

从本周三个交易日的走势看,基本上符合了这一基本判断,因为沪深300指数已经领先于上涨指数向上突破(同时指数期货和深圳成指也同步向上突破),说明了沪深300指数已经成为5月份的领涨指数(指数期货因为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样本因此同样具有领先提示意义),接下来上涨指数突破今年高点2478也是大概率事件,但目前最弱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还会不会创年内新高现在还不好判断,因为今年其受到人为政策干扰因素太多,还需要在日后进一步观察和判断。

那么现在的核心问题就已经不是指数还能不能涨的问题了,因为短期内多头力量已经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局面,而是指数还能涨多高涨多久?我们可以参考下今年第一波的上涨的幅度和运行时间,2132-2478总共涨了346点,历时32个交易日,之后又在2388-2478之间震荡了12个交易日才正式展开调整。由于我们目前是把2242看作和2132同等级别的底部位置,那么其行情的性质也应该是同等级别的,通常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最低不会少于32个交易日,并可能至少延续到44个交易日(32+12)。由于2242至今只运行了22个交易日,因此可以认为这轮涨势至少还会维持10-22个交易日,由此推算第二波上涨至少可以维持到518日,强势的话可以延续到65日甚至更久。因为通常第二波行情力度会大于第一波。这样来看的话,除非出现突发性恶性事件,否则整个5月份看涨是不会有任何问题了,红五月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局,月线收阳也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在518日之前不仅可以继续看涨,就算短线会有调整估计也是有惊无险的。而5月底到6月初这段时间估计指数要么加速上涨,要么进入震荡期,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上涨还是行情结束。

上面分析完了时间周期判断,再来分析上涨目标预测。我春节之后就一直强调,由于60天均线已经止跌回升,通常来说,一个中等级别以上的行情,其上涨目标位至少就是攻击年线附近。本周末年线在2502,这就是本轮行情最起码的攻击位置!由于沪深300指数本周五已经率先临近年线(年线在2731,300指数收盘2715),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下周沪深300指数将先期触及年线,然后是上证指数的挑战2478和年线位置。当然由于年线具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此附近出现一定的震荡反复是允许和正常的,目前下方的主要支撑带在2360-2380(从均线系统看周线52384,102383,302357,月线52366,102375,日线2023693023596023761202348),从短中期均线密集的分布在2350-2380一带就可以知道,只要上涨指数在5月份不有效跌破2360点,那么中期上涨趋势就不会轻易改变,每一次短线调整都还是买入机会。年线2500点是2242启动的第二轮上涨的最小目标位,那么正常目标位应该在哪里呢?上面说过2132-2478总共上涨了346点,那么由此推算2242启动的第二波上涨其理论上升目标位正常来说也应该在25882242+346)点附近。由于2650点附近是中期强压力带,因此2588-2650应该属于上半年较大的一个压力区域或者说是阶段风险区域。

结论:根据第二波行情通常会与第一波等长甚至更强推断,5月份行情继续整体看涨不会有太大问题,尤其是在6.5日之前估计每一次快速回踩10天均线的调整都还是短线吸纳机会。从上升空间上判断,未来两周内上证指数攻击到2500点附近附近时可能会有一段震荡,但之后如果政策面和市场面配合的话应该还会攻击2600附近。但由于2650附近可能是上半年的一个重要压力带或者头部区域,指数接近2600附近时应该注意谨慎观望或者减仓,绝对不能再轻易大量的加仓或者追涨了。

在投资品种选择上,没精力和时间选股的可以直接投资300ETF,至少会取得与指数同步的收益,同理由于沪深300指数看涨,指数期货5月份总体上估计也还是多头市场。当然,历史证明,一旦行情渐入佳境,各个板块就都会轮番表现,届时大盘股也好,小盘股也好,都会有机会出现快速上涨,但在选股上要坚持摒弃赌博型高市盈率垃圾股亏损股,因为中国市场退市制度是必须实行的,让投资和投机血本无归的垃圾股价格日后也会越来越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