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置性作业
(2020-06-09 09:45:33)分类: 张文梅区级课题 |
关 于 前 置 性 作 业
张文梅
一、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二、前置性学习的定位
1.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
2.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4.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5.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6.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
三、前置性作业的基本原则:
1.低入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个人与小组相结合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监督原则
7.激励评价原则
1.低入原则。“低人”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
2.指导性原则。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让学生在完成对前置作业时能预计和把握到下一节课的主要脉络。
3.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亮点。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小组的合作之前必须提供个人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或先分工再合作。每个组员将自己准备的部分给出,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文(报告、调查等)或作品。
4.趣味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
6.
7.
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马上反馈,不要吝啬表扬。“Very good”、“Excellent”、“Well
done”、“Wonderful”、“Try to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应常挂嘴边,或批在作业本上,并多用“A”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
四、怎样设计和布置前置性作业
总体要求: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操作是简便的,评价是及时的。
1.思考三个问题:
怎样布置前置性作业?
我布置的这些前置性作业对下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有用?
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前置性作业的实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注意四个细节:
任务要细化
要求要明确
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
收缴、评价要及时
3.紧扣五个要点:
紧贴话题或学习课文的内容
形式,方式多样化
可操作性强
要求要明确详尽
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4.体现一个根本——有效性:
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的?
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
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由那些特点?
内容构筑层面——“少而精”
学生心理层面——“接受并喜欢” 指向“学的研究”
教师设计层面——“开放并具价值”
学科层面——“体现学科特点”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
把握好教材,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设计好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保证。
无效的前置性作业,时间长了,会让学生留于形式,甚至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忽视。
5.提出三个要求: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若有困惑可做批注,第二天再专心听讲,有疑问可向老师请教。
作业完成后要给家长说一说,家长要耐心倾听,及时鼓励。
作业要书写工整,认真对待。
五、前置性作业的表现形式
形式:听、说、读、写、看、找
格式:小研究本、表格、批注、资料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每节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不应有固定的格式。不应该局限学生的思维。前置性作业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能围绕教学目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