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作业之我见

分类: 张文梅区级课题 |
引言: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9年上半年,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山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的通知》;晋中市教育局提出的“晋中范本”——通过改革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径,实现“减量不降标,减时不降效,减负不降质”的减负效果,全面构建“学前教育玩中学、小学教育轻松学、初中教育全面学、高中教育分层学”的基础教育模式。前置作业作为晋中市小学生减负的抓手及有效措施,对减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前置作业仍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就此谈谈一己之见。
一、前置作业的定位
伴随着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文件。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共三十条。其中, 第4条规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把作业的总量从时间维度做了严格的规定,是对减负刚性的、基本的要求。但学生负担减轻会不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是社会所关注的。
其实《通知》第1条、第2条的规定非常明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这两条规定从跟本上界定了减负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是不能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减负既是当前工作目标,更是倒逼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强有力抓手与措施。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各地采取了相应措施。《山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下称《方案》)中“主要任务(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与《通知》保持高度一致。“晋中范本—— 通过改革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径,实现‘减量不降标,减时不降效,减负不降质’的减负效果,全面构建‘学前教育玩中学、小学教育轻松学、初中教育全面学、高中教育分层学’的基础教育模式”,更是对《通知》与《方案》的高度概括与独特解读。因此,“前置作业”作为晋中市落实小学生减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它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发展,前置作业的定位、内涵要远远高于、大于课前预习与导学案等,但“前置作业”本质上是落实减负工作的抓手及有效措施,是手段、是方法,不能本末倒置。
二、前置作业的设计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必须执行的国家法定标准。《通知》第2条也明确规定了“严格依照课标教学”的要求(如上),因此,学科课程标准是前置作业设计第一依据。只有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的前置作业,才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这样设计的前置作业才能体现学科性质、特点、要求等,它的方向就不会跑偏,有效杜绝或减少教师个人感觉式、经验式的前置作业。
教材是前置作业设计第二依据。教材是各领域不同层面专业人才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才能保证前置作业的内容与教材存在内在的关系,对教学重点、难点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
学生实际是前置作业设计不能忽视的依据。虽然课标、教材在制定的过程中已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但学生实际千差万别。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思维层面、知识层面、操作层面等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提纲挈领的作用。
教师参考用书是教师前置作业设计的得力帮手。教学参考可以帮助教师理清编者意图、教学程序的逻辑关系,教学重难点等,是教师设计前置作业的前期准备基础与帮手,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这一经济、高效资源。
三、前置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下面用“等于”与“不等于”两个词对前置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加以说明:
前置作业=课堂教学时空的前置
前置作业的提出,从时空上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这是它最大的特点,这也是它最难驾驭的地方所在,同时也是她的魅力所在。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40分钟,它可以跨学科、跳跃式、长时间、完成作业方式多样、人员灵活(家庭成员可以参与),这与课前预习与导学案只关注知识有本质区别,所以,前置作业的定位、内涵要远远高于、大于课前预习与导学案。
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节约用水》的前置作业设计
前置作业内容:
1.测一测:把家中的水龙头拧至滴水状态(不要成线性流水状态),用水杯、矿泉水瓶等容器接水5分钟,再想办法(可以用有容量刻度的杯子等工具)测量5分钟收集到的水量,并记录结果。
2.估一估:利用前面测量的结果,估计10分钟、1小时、一天漏水多少升?一年呢?
3.找一找: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农业灌溉在节水方面有那些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查阅资料(或其它方法)找一找相关信息。
(也可以在报纸、图书、互联网上查找其它节约用水的资料。)
布置作业时间:
上本内容前一周安排
前置作业=教学思路、教学结构的重新思考
如果课前布置了前置作业,那么,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结构就应顺应前置作业,课堂教学要在此基础是进行,教师不能假装学生什么都会了、或者什么都不会进行教学。如果是这样,那前置作业不仅没有起到减负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前置作业=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前置作业的出现,实际上是在时间上提前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的,也是从某种意义上对教师职业提出更高要求。
前置作业=对因材施教的刚性需求
前置作业可以有≠全部有
前置作业并不是必须课课有,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不能把前置作业搞成形式,达到“用了有用,不用不行”的效果。
前置作业≠例题下放
前置作业可以是对例题的准备,但它绝不是例题下放。课堂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直接把教学例题当成前置作业下放,这实际上是对前置作业定位的不理解。
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比如年月日》的前置作业设计,基本上就是例题下放。
前置作业≠消灭学生原生态的思维状态
前置作业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在视野上有所拓展、角度上有所改变、深度上有所挖掘,但不能因为前置作业设计不当消灭了学生原生态的思维状态。
如:小学
数学六年级人教版《百分数的意义》的前置作业设计,在学生还未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前,就让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表示,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勉为其难。如果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正确完成了作业,教师是看不到学生原生态的思维状态,给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假象,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前置作业≠课前学会,课上比赛
前置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思维实际、认知实际、生活实际进行,不能把教师的任务转嫁给学生、家长。部分学生课前学会,教师课堂提问,“会的学生”掩盖“不会的学生”;以部分学生学会当成全体学生学会,长此以往,反而制造了学困生,与前置作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前置作业≠家长作业
《通知》规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前置作业≠课后作业定位的重复
同时,前置作业要处理好与课后作业的关系,两种作业的定位不同,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各自特点,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使其相辅相成。
总之,减负要控制作业时间,但减负又不是一个以时间衡量的概念,它是一个心理感受,“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理,前置作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把作业放在课前就是前置作业,她需要我们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理解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