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沙窝纪事
——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刘平安
二十六
与吴方森聊过几次后,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想把城里的医生请到村上来,为乡亲们看看病。到底是请西医合适还是请中医合适?一时半会,我拿不定主意。
吴方森是专业人员,我想听听他的意见。他说,若请西医,就得带上设备。不带设备,遇到疑难杂症,患者要上仪器、做化验,最终还得跑到大医院去。若请中医,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说来也巧,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医疗专家为群众义诊的信息,发微信的人叫郭西安,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是1956年生人,长我七八岁,我称他为老师。两年多前,他从省教育厅退休后,担任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年轻时,郭老师下过乡、插过队,经历过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有一种强烈的亲民情结。因此,他经常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义诊。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很多信息。于是,我即刻与他联系,他即刻给我回复。郭老师爽快而又果断的应诺,令我感动!
第二天,他告诉我,已联系好一名中医学博士,并将博士的简历发给我:李宏,中医学博士,中医副主任医师,曾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现任西安宏晟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医药文化传承人……后边还加有一大串的“头衔”。
“大神”请到了,可咱沙窝村“庙”小啊!如此专家,出诊费一定很高,沙窝村能承担得起吗?这个活动搞不搞?我信心不足。
于是,我与他商量,沙窝村是个小山村,吃住可以接待,其他有点为难。
他显然明白我的言外之意,坦率地说,你放心吧,我们这是志愿服务,不收老百姓一分钱,交通费用我们自行解决。你们村上总得找块场地吧?
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四支队伍”开了锅。大家正发愁扶贫日和“主题党日+”活动怎么开展呢!这下子,扶贫日、“主题党日+”活动都有了内容,而且别出心裁。扶贫日是国务院确定的以“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主题党日+”活动是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领航、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途径。把义诊活动与扶贫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一并进行,何乐而不为?于是,大家纷纷表态,有主动承担宣传工作的,有主动承担场地布置的,有主动承担接站等事项的。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提前知道这个消息,还没等我与郭老师沟通好,村上已将诊疗信息在微信群发布了,而且还附有介绍李宏博士的一大段文字,热情率直的山里人简直不给人留一点余地啊!
我却有点提心吊胆,假如李博士因有特殊情况按时来不了怎么办?第一书记可不能言而无信啊!我急忙将确定的时间,连同村上发布消息的微信截图一并转发郭老师,那意思非常明白,此事已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显然,郭老师也被沙窝村老百姓热情的期待感动了,他明确回复:如期朝佛,不敢有误。一个“朝”字,幽默风趣,但也郑重其事!很快,他将来佛坪的车次发给了我。
10月17日上午10时,我与杨仕坤驱车来到佛坪高铁站。不一会,我的朋友郭西安陪着一位身体硕健、气色红润的高个男子走出车站,我忙迎上前去,经郭老师介绍,大家相互认识。正午,“蜜源”农家乐准备了丰盛的农家菜,用餐时,段书记向他们介绍了沙窝村药材产业发展情况,郭西安介绍了李宏博士的基本情况。
李宏博士祖籍陕西黄龙,从小生长在澄城县。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3年获中医学传统医学博士学位。他秉承家传,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实践,精心研究中医学,擅长治疗甲状腺病、糖尿病、顽固性头痛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痤疮黄褐斑、不孕不育等症,在医学期刊发表过大量学术论文并获奖,治疗色斑方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著有《智慧中医》《宏言尘语》等医学专著,并经常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举办养生讲座,传播健康知识,弘扬中医文化。
不一会,乡亲们三五成群聚集到村委会门前,有人干脆来到“蜜源”农家乐打听,看见老百姓急切的样子,大家只好放下碗筷,一同来到村委会。
大舞台幕墙上悬挂着一条横幅:助力脱贫攻坚——中医学博士李宏走进沙窝村义诊活动。这是工作队长黎明提前制作的。前边放了一张会议桌。李博士穿起白大褂,拿上医疗器械,端端正正坐在舞台中央,乡亲们自觉地排成一条长龙。吴大夫也身穿白大褂,我向李博士做了介绍,得知吴大夫是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扎根山区二十多年为基层群众服务时,李博士投以赞赏的目光。吴大夫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助理角色。自此,沙窝村的这个大舞台交给了他们。
秦岭深处的气候变化无常,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便阴云密布,随着一阵阵冷风,气温骤然下降。天气似乎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人们没有因气候的变化而减少,反倒越来越多,人群里夹杂着许多年老体弱的患者,大舞台上显然待不住了。我们只好将就诊的地方转移到吴大夫的卫生室。此刻,卫生室被围得水泄不通。黎明见状,忙让杨仕坤找来一个纸箱,安排工作队员将写有号码的卡片放在里边,老弱病残优先,党员干部靠后,其他人员一律抓号。吴大夫站在卫生室,一个一个叫号,叫到一位进去一位,其他村民在会议室休息等待,整个活动秩序井然。不久,县人大、县文旅局扶贫入户的同志们也来了,连家住县城的一些患者也被儿女们开车送来,一时,会议室也被挤得满满的。
李宏博士坐在卫生室,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诊疗,他一会号脉、推拿、查看病情,一会开处方、提建议、叮嘱注意事项,并不停地回答村民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整整一个下午,他忙碌不停,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腾不出来。
下午六时,当最后一名村民高高兴兴地离开卫生室时,这场专家义诊活动才宣告结束。粗落统计,发出去的编号86张,估计至少来了百十号人。原定六点多乘高铁返程,可他们早已赶不上趟了,只好改签。佛坪是过往站,其他车次的车票紧张。没办法,只有在沙窝村住上一晚。
晚餐时,李博士想起一档事,还没有给第一书记诊疗哩!我笑着说,没有想到,今天,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村民,我就不挤热闹了。再说,单位年年都安排体检,不敢再给博士添麻烦了。
吴大夫说,你放心,刘书记的身体有我哩!
郭老师说,刘书记要看病,回西安后直接找你不就行了吗?
我说,最好离大夫远远的!一句话,竟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说笑时,“蜜源”农家乐老板进来,想请李博士给家人诊疗。郭老师见状,接过我的话茬说,你看,怎能离开大夫呢?大家又是一片笑声。
夜幕来临前,杨仕坤开车,我和吴大夫陪李宏博士参观了沙窝村的茱萸产业园。吴大夫与李博士做了深入交流,双方互加微信,建立了联系。
第二天一大早,乐勇赶来为他们送行,见带着蜂蜜,他们硬是拒绝。我说,李博士来沙窝村为老百姓义诊,耽搁了两天的收入,实在不好意思。这是我们沙窝村的一点心意。
李宏博士说,我到基层义诊,也跑了好多地方,可像沙窝村这样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老百姓对医疗技术的渴望让我铭记于心。看来,我们做得很不够。医疗专家不能老是待在城里,要到民间走一走,接一接地气啊!显然,博士动了情。
义诊活动很成功,佛坪电视台做了报道。一提起这次活动,大家十分高兴,纷纷议论:这是一次创新务实的“主题党日+”活动!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扶贫日活动!这是对沙窝村村民的一次健康体检······说什么的都有,没有一句不是赞美的。
一想到老百姓就诊的急切表情,我心头沉重,默默无语。我觉得,像这样的义诊活动才是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的好事、实事、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