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窝纪事》(十六)

(2021-03-04 05:59:55)

《沙窝纪事》(十六)

沙窝纪事

——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刘平安

十六

篝火晚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佛坪。而沙窝村却显得有点木讷。

篝火晚会是佛坪熊猫旅游节的活动项目,年年都举办,人人都知道,只是闹不清具体时间和地点而已。

《沙窝纪事》(十六)

一大早,便有汉中的游客开车来到沙窝村,他们一边游玩,一边打听篝火晚会的场地。沙窝村的村民们从游客的打听中证实了这一消息,反应敏捷的村民已开始着手收集土特产准备销售了。

老伴和孙子在沙窝村呆了整整一周,原计划返回西安,得知举办篝火晚会,便决定再留一晚。他们在沙窝村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领着游玩。白天,我不是忙着开会,就是忙着检查,压根腾不出时间来陪他们。晚上回来,我已经疲惫不堪,还要填写扶贫日记。好在老伴性情和善,与村民们相处得很好,经常把孙子的零食分享给其他小孩,沙窝村的老百姓对她们非常关照。在“蜜源”农家乐用餐时,执掌饭勺的厨子正是我曾替她买过公交车票的那位女士,总是把菜给他们打得饱饱的。其实,我在“蜜源”用餐时,她也总会多打给我腊肉。我将买车票的事情告诉老伴,老伴眼里潮潮的。她说,沙窝村的人厚道、重感情,你就在这里好好干吧!我们也不扯你的后腿了。孙子我自己带。你胃不好,少喝酒,少抽烟!都“奔六”的人了,自己招呼好自己吧!顿时,我的眼里也潮潮的。

《沙窝纪事》(十六)

中午,县文旅局来了一大帮工作人员,还有沙窝旅游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段书记召集开会,安排篝火晚会的具体事宜。他强调说,篝火晚会在沙窝村已经举办多次,这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沙窝村的关怀。尽管,这是由县文旅局主办的,但是,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村的村民,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当成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有很多外地的游客来沙窝村,我们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宣传沙窝村,展示新形象。

随后,大家分头行动。文旅局的同志检查各个景点和旅游线路安全。沙窝村的同志清理文化广场,打扫环境卫生。旅游开发公司的同志布置舞台和场地。不长时间,沙窝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大舞台挂起横幅,广场一侧布置有“大美佛坪”摄影作品展,百亩草坪支起十多个帐篷,旅游服务中心楼下,有人已抢先摆起地摊,蜂蜜、天麻、猪苓、板栗、木耳等土特产应有尽有。对村民来说,这是难得的商机啊!

《沙窝纪事》(十六)

夜色还未降临,游客们潮水般涌向沙窝村。山谷里、河堤旁、草坪上到处闪动着游人的身影。农家小院,就餐的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连我们驻地露台上也挤满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拥堵不堪,大路边所有的空隙被挤占得满满的。所幸公安部门提前做了预案,有交警及时疏导,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这下,可忙坏了农家乐业主,卖煮玉米的、卖瓜果的、卖矿泉水的、卖各种小吃小食品的,他们与销售土特产的村民井然有序的排列一起,就像都市的一处闹市,沙窝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沙窝纪事》(十六)

老天爷特别眷顾沙窝子,昨天还是阴雨连绵,今天却是阳光灿烂。经过一天的蒸发,大地已不再湿滑,随着气温的降低,山林里弥漫出湿润的气息。明净的夜空,星光点点。一轮明月从天华山升起,那羞羞答答的样子,似乎想要偷窥秦岭深处这块河谷的隐私。

音乐响起,灯光闪亮。熙熙攘攘的游客一下子汇聚在沙窝村的文化广场。没有开幕式,没有领导致辞,一切显得自然流畅。舞台上,文艺团队表演节目,舞蹈、歌曲、小品、诗歌朗诵、广场舞表演,均以反映脱贫攻坚为主题,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舞台下,文化馆举办的摄影作品展,集中展示了佛坪美丽的自然风光。电影队放映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血牺牲的奋斗精神。广场一角,正在开展吃西瓜、抢气球比赛,整个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沙窝纪事》(十六)

演出结束后,舞台的灯光熄灭了,广场一片寂静。

忽然,一团火苗从文化广场的中心升腾起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伴随着一曲《赶圩归来阿里里》悠扬的旋律,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有节奏地跳跃起来。篝火越烧越旺,加入的人群越来越多,一圈不够,再围一圈。一圈顺时针跳,一圈逆时针跳。就这样,里里外外两三圈的游客狂欢起来,音乐声、呐喊声在整个山谷回荡着。此刻,天空被烧出一片霞光,月亮看不见了,星光看不见了,群山显得黑黝黝的,沙窝村已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陶醉在自由自在的世界里,仿佛与世隔绝,对过去所经历的苦难早已忘乎所以了。

《沙窝纪事》(十六)

《赶圩归来阿里里》本是词作家古笛和黄有异创作编排的一支彝族舞蹈主题曲,而此刻,却真实的反映了沙窝村人们的生活。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啰啊哩哩,

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

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

花一样的啊哩哩,彝家女啰啊哩哩。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家的兴趣依然浓厚。直到那团火焰渐渐的减弱下来,工作人员改放另一支乐曲《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沙窝纪事》(十六)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树上果儿等人摘 等人摘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树上果儿等人摘 等人摘

那个塞洛塞 那个唉洛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

这首由范禹作词、麦丁在金国富原曲基础上整理和改编的彝族撒尼民歌,反映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此刻也表达着沙窝人的心声。

篝火晚会,是沙窝人的狂欢节,但愿他们的生活像这团火焰一样红红火火!他们的心情像今晚一样快快乐乐!

《沙窝纪事》(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