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凝镇老爷庙:渭华起义发祥地旧址(1928.5.1)

(2021-04-23 08:58:26)
标签:

渭南

崇凝镇

渭华起义

老爷庙

旧址

分类: 建筑

1928年5月1日,在渭南县的东塬上,数千名群众和学生,涌向这里的崇凝镇,在一座老爷庙前方,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崇凝区苏维埃政府,即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崇凝镇老爷庙:渭华起义发祥地旧址(1928.5.1)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在大会结束的时候,杀死绑在柱子上的恶差,并且成立了秦东赤卫队,揭开了“渭华起义”的序幕。随后,崇凝、桥南、河西、线王、丰原和华州区的高塘等地,先后建立了50多个农村苏维埃政权。因此,这里被认为是“渭华起义”的发祥地。

转眼之间,90多年过去,这座老爷庙依然矗立在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东侧的村庄里。2018年7月3日,崇凝镇老爷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3月2日下午,我和同事路过崇凝镇,在周围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这里的老爷庙。如今,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一座小型的广场。老爷庙修建于清代,建筑坐南朝北,为抬梁式硬山建筑,通高约8米,面阔约9米,进深约8米。

据说,这里原本规模宏大,也被称为“崇凝大庙”。当年,有庙宇和戏楼,连同庙前广场,面积至少有十几亩。1928年5月1日,召开“五一”大会时,主席台就设在戏楼上,中央悬挂着革命导师列宁的画像,周围张贴着醒目的标语:“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家吃、大家干、大家的事大家办”,“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等。


前几年,老爷庙还保存着8间门房。现在,东面的5间已经坍塌,只剩下西面的3间房,旁边散落着曾经建筑上的柱础石和石门槛等构件。

在反动武装的镇压下,虽然“渭华起义”失败了,但是培养了革命积极分子,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蓄了力量。未来,崇凝镇计划在这里修建红色革命文化广场,并且逐渐恢复老爷庙遗址的建筑,建设崇凝渭华起义发祥地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