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西北部岷江上游的河谷里,有一座古老的茂州城,坐落于茂县的凤仪镇。2019年11月21日夜里,我和家人开车赶到茂县,在县城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游览茂州城。1989年,这里被阿坝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11月22日清晨,我们吃早饭时,偶然步入江边的老街。高大的城门楼映入眼帘,看到旁边的文物保护碑,我才发现这里的茂州古城。
自古以来,茂州城便是川西北的军事重镇之一。据说,茂州城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原本为土城。明洪武年间,进行重修时,用砖石修建了东胜、南明、西平、北定四座城门。明弘治六年(1493),在内城的东北,两面凿壕,加修外城。
茂州城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95米。如今,这里仅存南门和部分城墙。南门为石结构拱形顶,门洞高约4米,门道宽约5米,墙体厚约17米。
西壁标语
东壁标语
门外墙壁上的标语
穿过城门,向南走出,迎面是一条繁华的步行街。这条名叫“外南街”的道路,过去应该已经是城外了!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中心,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在步行街中,保留有一座老旧的房屋,好像“钉子户”一样矗立在道路中间。由此可见,这里原本的街道很窄,宽度大概就10米左右。近年,经过拆迁和重修,成了现在的模样。
相传,茂州古城与四川巡抚年羹尧之死有直接关系。他曾经派人将茂州城的城墙修建为高2.7丈和宽1.8丈的规模,超过了清廷规定的省城墙最多高2.6丈和宽1.7丈的标准。因此,皇帝怀疑年羹尧有反叛之心,借机将他处死。
走到步行街的尽头,在路口的小广场上,竖立着一件高大的石经幢。第一眼,我觉得它是复制品,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仔细一看,才发现它是一件文物,还是“古城八景”之一。
这件石经幢建造于明永乐三年(1403),原本在内城治平寺,后来被搬迁到这里。经幢的塔顶呈桃状,塔身为六棱形石柱,高度约6米,直径约0.8米,上刻梵文佛经。1934年5月15日,红四方面军进城之际,在塔身的正面刻“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麻醉中国青年的毒酒”等六幅标语。
据《茂州志》的记载:“石幢秋月,上刻佛像,状类浮图,秋月明影现”。过去,每年中秋,月圆之夜,经幢无影,所以也称“无影塔”。中秋之夜,到底有没有影子呢?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