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2019-12-15 23:03:37)
标签:

宝鸡

青铜器

博物院

铜镜

陶俑

铜镜是青铜器里的一个特别门类,数量众多,自成体系。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之中,除了周秦时期的青铜器外,还收藏着各个时期的铜镜。2014年1月28日,以“对镜贴花黄”为主题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2019年11月16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我慕名参观了这个展览。在很多博物馆,都办过铜镜展,不缺少精美的文物,也不缺少精心的展览陈列。但是,这里的铜镜展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众不同,用一个原本枯燥的题目写出了精彩的文章。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展览题目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一段名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描写了花木兰结束征战以后,回到家乡对镜整理容貌的情景,突出了铜镜在古人生活中的作用。随后,按照时代的顺序,串联起不同时期的300多面铜镜——

1、掬水邀月 千金为鉴
    在青铜器中,有一种叫“鉴”的器物,盛满水后便可以照容,成为今天镜子的鼻祖。相传,皇帝创造铜镜,在《轩辕皇帝传》中记载:“帝因铸镜以像之”。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铜镜,出土于西北地区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当时的铜镜,体型比较小,而且非常薄,大多以素面为主,也有一些装饰着简单的几何纹。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快速发展,开始出现大量精美的纹饰,以植物纹和动物纹最具代表性。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2、见日之光 长勿相忘
    两汉时期是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要比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更加厚重,出现蟠螭纹、博局纹、草叶纹、星云纹、龙虎纹等极富特色的纹饰。同时,还出现大量有吉祥语的铭文镜,以“见日之光 长勿相忘”“见日之光 天下大明”“见日之光 长乐未央”等最具代表性。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3、清辉湛素 碧水澄鲜
    隋唐时期是铜镜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工艺精湛,铜质优良。镜体普遍厚实,外观造型多样,包括圆形、方形、菱花形、葵花形、方形委角等。纹饰清晰流畅,画面动感十足,大多为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和神话故事等,以海兽葡萄纹、鸾鸟衔绶纹、宝相花纹、盘龙纹等最具代表性。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4、福寿团圆 龙凤呈祥
    宋元明清时期,铜镜逐渐衰落。宋辽金时期,出现盾形、瓶形、钟形、鼎形等形态各异的铜镜,纹饰以八卦、龙凤、花卉为主,题材大多为“柳毅传书”等神话故事,铭文内容主要是四字吉祥语、诗文和商标等。元明清时期,随着玻璃镜的普及,铜镜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铜镜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成为时尚生活的见证。除了大量的铜镜之外,展览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陶俑、陶奁、铜发笄和梳妆打扮使用的物品。
    汉代陶俑身上的服饰和头上的发髻,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流行风尚和审美状态。其中,坠马髻是汉代最流行的发式,为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好像骑马坠落下来的样子。
为了避免铜镜的表面沾染灰尘,古人经常把铜镜专门放在奁里。在汉代的墓葬中,大多随葬有陶奁,相当于今天的化妆盒,奁内放有铜镜、梳子、发笄和粉盒等梳洗物品。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在展览的结尾处,有几件铜镜的残片,成为这个展览“画龙点睛”的地方。如今,收藏文物有几种不健康的心态,那就是“求精求全”“攀高比阔”和“捡漏发财”。其实,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的快乐! 
    考古学家们从来不搞收藏,却沉醉于一堆残破的器物,通过这些残片就可以复原出整个文物,并且判断它们的内容、年代和使用范围。这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吗?
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