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016-10-27 14:02:25)
标签: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文博系

考古学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 考古

1022日和23日,西北大学举行了庆祝考古学专业成立60周年的活动。本人虽然仅观看了开幕式,但已被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辉煌的历史和丰硕的成就震撼。回想一下陕西师范大学的考古学专业,真是“相形见绌”了!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008年我参加高考时,当时采取“先填志愿,后出分数”的政策。本人原本填写的是“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但距离报名结束还有一天的时候,家人带我去西北大学校园转了一圈,这里破旧的宿舍楼瞬间把我吓到了!随后,我们又去了陕西师范大学,这里的条件令我非常满意。回家以后,我果断将志愿改成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012年本科毕业后,我又继续在陕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校内导师是郭妍利老师,校外导师是张天恩老师,研究的方向是“商周考古”。因此,虽然我的毕业证上写的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但却是名副其实的考古方向的毕业生,所以本人涉足文博与考古两个圈子。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待了六年,毕业之后又在全国各地见到很多校友,并且和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说一句“不自量力”的话,对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博与考古专业的发展,本人拥有充分的发言权!

借着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聊聊陕西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2002年下半年,来自西北大学的张懋镕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了文博系,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在文博系成立之初,负责考古学专业的是程义老师,郭妍利老师来到陕师大之后,2008年初程义老师前往苏州博物馆工作。

最初,陕西师范大学的文博系只有博物馆学专业,并没有考古学专业。直到2007年,郭妍利老师开始带研究生之后,陕西师范大学才拥有了自己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2009年朱君孝老师从郑州大学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工作,2010年也开始带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因此,目前陕西师范大学的考古学专业,主要由郭妍利和朱君孝老师负责。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011年经过专业调整之后,陕西师范大学的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也就是所谓的“学硕”和“专硕”。其中,“学硕”为三年制,名称为“考古学”,由校内导师单独负责;“专硕”为两年制,名称为“文物与博物馆”,分为商周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陈列与设计、文物鉴定等多个方向,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负责,当时聘请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张天恩老师为商周考古方向的校外导师。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014年本人毕业之后,陕西师范大学文博系又相继聘请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原馆长曹玮老师、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毕经纬师兄和北京大学的张寅担任考古方向的老师。

 

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风雨60年的辉煌历史相比,陕西师范大学文博系成立14年,考古学开办9年,仿佛弹指一挥间!但是,为了能够存活和继续发展下去,我们也要总结问题和经验。那么,在过去的发展中,陕师大考古专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1、领导不够重视

   这个问题本来不好直说,谁敢给“领导”提意见呀?所以,我点到为止吧!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来都是中国古代史的天下,像文献学、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等,都是不招人待见的专业。什么都不做的话,领导嫌你没能力;如果做的太好,他们又嫌你太过张扬。

 

2、老师和学生过于低调

   因为领导不待见,所以陕师大考古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忍气吞声”的好习惯。大家都说“树大招风”,担心如果高调的话,会影响专业今后的发展。但是,问题来了:陕师大考古学专业是一棵“大树”吗?让我看来,不过就是一株“小草”而已。如果再不高调一些的话,估计就被踩死了!

 

3、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陕西师范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基本上面面俱到,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隋唐考古、科技考古等都有涉及,可是哪一项在全国有影响力呢?目前,全国很多学校陆续办起了考古学专业,如果没有各自特色的话,经过一番大浪淘沙,终究会被淘汰!

 

因此,我不禁要问一句:“陕西师范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还能走多远呢?”如果能够找到自己明确的方向,陕师大的考古学或许会形成特色;但是,假如继续碌碌无为的话,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博与考古方向著名的“非优秀”毕业生,我可不愿意失去一座强大的靠山,所以冒昧给母校指点一下迷津吧!

1、榜样:首都师范大学

    2012年考研之际,我有一位同学报考了首都师范大学,陕师大的老师很吃惊,问道:“首师大还不如陕师大,你何必报考那里呢?”201510月,我前往首都师范大学参加公众考古论坛,领略了首师大考古学在短期内取得的辉煌成就,才明白当时同学的选择完全正确!

   陕西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同为师范类学校,陕师大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建设大学,但首师大却没有这样的光环。陕师大开办考古学专业的时间,也略早于首师大,为什么我们的考古学专业,远远落后于人家呢?

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2、方向:公众考古

   近年,首都师范大学在袁广阔与王涛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公众考古学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众考古活动。目前,陕西省的公众考古学处于起步阶段,陕西师范大学完全可以以此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中国的公众考古领域,本人已经给陕师大打下了“半壁江山”。老师和同学们只要摆正心态,放下“老学究”的架子,陕西师范大学的公众考古事业,必然能够获得世人瞩目。

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3、战略:远交近攻

   陕西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老师,大多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因此,在构建陕师大考古学专业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西北大学之处,造成我校考古学专业至今毫无特色!

   在我看来,陕师大决不能“近亲繁殖”,应该把视野投向全国,积极与各地考古学的名校交流往来。在毕业之后的几年里,本人先后前往全国各地参加考古发掘,并且在多家文博和考古单位工作。其间,我结交了很多考古圈的新秀,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将是陕师大考古学今后发展的人脉!

陕师大考古,还能走多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母校考古学专业的发展,本人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望陕西师范大学师生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