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汉冢 二汉冢 三汉冢

(2016-06-15 13:15:30)
分类: 墓葬
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

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张载《七哀诗》(西晋)

汉朝分为东西两汉,西汉首都长安南北分布有十一座帝王陵墓,东汉首都洛阳南北也同样坐落着十一座帝王陵墓。前者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无论是陵园的规模,还是墓主的身份,都已经十分清楚了。可是谈到后者却是一头的雾水,无论是相关的文献记载,还是目前的考古发掘,都不能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可靠的信息。

孟州有一些亲戚,所以常经过北邙山,但是对东汉帝陵的关注也是在上大学之后。2010年春节和一般游客似的来到了北邙山,参观了古墓博物馆,经过了北魏孝文帝的长陵,最后去了传说中光武帝的陵墓,东汉帝陵的真正兆域就没找到;2012年五一又来了一趟,这回好多了,算是按图索骥吧。经到了洛河南岸的南兆域,又上北邙山登山了大汉冢,看到了南面的二汉冢,由于之间是连霍高速,以为不能通过。于是就向北,不停地询问,终于见到了刘家井村边的汉冢,经考证是光武帝原陵。回去路上向西远远望见了传说中的后唐明宗徽陵,经考证可能是汉灵帝文陵。回去后在google earth上发现大汉冢西侧的土路向南穿过了高速下,直达南侧的两座汉冢,后悔自己当时没有过去看看。

这回一大早离开孟州,打算再去看看上回错过的二汉冢和三汉冢,不幸正赶上个雾霾天气。家人在大汉冢边等我,一人从高速下的涵洞穿过,向南绕过一片小树,二汉冢和三汉冢就呈现在东面广阔的田野里了,庄稼已经被收割了,四周显得空空荡荡。路边可见不少小型的墓冢,不难判断为帝陵周围的贵族墓葬。先一直向南见一条水泥路先东,来到了三汉冢北侧,但并不见有标识。于是沿着封土顺时针转了一圈,北侧紧贴着封土下建有一个类似猪圈的砖房,并不见有其他。怕家人等着急了,于是立马向北折回,从田间的小路到达了二汉冢西南角,草丛间立有石碑一块,上横书:“汉顺帝陵”。之后向西北回到了来时的路,7小时后回到了咸阳的家中。

三大汉冢在所有东汉帝陵中是最为著名的,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在前立碑,分别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和帝慎陵。东汉帝陵有关的文献主要有《后汉书》李贤注和《帝王世纪》中的记载,内容较为简略且基本一致。龚松林所立石碑与文献记载不一致,80年代学者陈长安经过考证认为三大汉冢墓主分别为: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和冲帝怀陵。虽然还有其他的观点,但是2005年韩国河经过踏查基本赞同此观点。然而2009年至2010年的考古发掘却动摇了这个观点,因为通过考古在朱仓村周围又发现了两座帝陵级别的墓葬,并且相距很近。这样再看“三汉冢”确实太小了,算不上帝陵级别的。

参考文章:陈长安《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韩国河《汉陵墓踏查记》《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文物》2011年第9期

2013年10月7日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大汉冢 <wbr>二汉冢 <wbr>三汉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