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两年的研究生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与漫长的本科相比,实在过得太快了,仿佛就在一瞬间。由于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并且导师都是郭妍利老师,因此总觉得我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过是本科的延续罢了。
我论文题目的选择其实最早是上本科三年级时,朱君孝老师在考古学课即将结束时布置给大家众多题目中的一个,当时名为《咸阳周边的秦墓研究》。由于我是土生土长的咸阳人,从小热爱这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对秦文化特别喜爱。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题目,并向朱老师说了我的想法和思路,老师当时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了我,说我完全明白了他出这个题目的用意。但是之后在具体写这个题目时,由于考古学的基本功不够扎实,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终没能写出一个有关咸阳秦墓的完美作业,只是草草收场,一直深表遗憾。
在上研究生一年级第二学期时,在和校外导师张天恩老师交流毕业论文题目时,我又想到了两年多前曾经没有做好的那个题目,随机向老师提出,并获得了他的同意,之后告诉郭妍利老师,她也觉得很合适。之后稍作修改,初步确定我的论文题目为《咸阳周边的中小型秦墓》。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很快地收集到了近乎所有与咸阳秦墓有关的资料,一切进展地十分顺利。可是在之后半年里参加了几次实习,论文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真正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论文写作是马年春节来到学校之后,距离毕业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由于时间的紧迫,最后果断将题目改为《咸阳渭北区秦墓研究》。
记得考上大学的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和奥运会,悲喜的瞬息变化让我感慨。总觉得2014年我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没什么事情比我顺利毕业更重要了,但是发生了很多意外让我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记得三月初正在风急火燎地写论文时,突然屏幕右下角蹦出一条新闻,说是马航H370飞机失去联系。当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飞机失事是很常见的事情,哪有我毕业论文重要呀!可是后来越来越玄乎了,多个国家联合在海上找了个遍,就是再也找不到一点有关飞机的迹象。好端端的飞机就这样奇怪的消失了,多少条生命就这样蒸发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四月初论文大体基本写完的时候拿去省考古所让张老师看,回来路上路过报亭,报纸头版报道了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当时也觉得没有什么,马航的事情都见识了,这算个啥!可是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简单:当时船刚开始倾斜时,船上广播让大家不要乱走,但是船长和船员都跑了。后来突然船向一侧翻倒,当时大部分乘客仍在舱内无法及时逃出,就这样送了性命。如果当时不要听广播上的瞎话,自己努力逃生,很多人还是能活的。
两三天后又看到了一则新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洁挺在宿舍内自缢身亡,死者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我特别震惊,不亚于前面两件事,原因在于我也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面临着毕业论文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我果断地对自己说:“论文!工作!真没啥!”
从五岁进入学前班,到马上研究生毕业,已经整整十九年了!在过去的这十九年里,我什么都没干就是学习,“学习”是我最大的乐趣,也是我最大的苦恼。但是此时的我,忘记了过去“学习”中的苦恼,浮现在眼前的只是美好惬意的时光。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学长和学弟的帮助!马上就要工作了,“工作”既是我的梦想,也是考验我的战场。可是现在的我,丝毫体会不到工作的快乐,看到的只是忙忙碌碌的艰辛,感受到了父亲赚钱的不易,母亲工作的操劳!
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郭妍利和张天恩老师!他们的耐心指导让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给自己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一个答卷。感谢张懋镕、徐涛和朱君孝老师!我虽然不是他们的研究生,但是他们依然给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感谢臧振、李裕民、张咏梅、郝松枝等老师对我论文的过问与关心!感谢毕经纬、孙战伟、王文轩、张岩、马林伟等师兄在研究生期间在实习和学习上的帮助!感谢郭罗、唐鹏、张冲、文萌、钱瑞、赵琦茗等同学与我平时在学术上的交流!感谢张闶、许鑫城、魏镇、杨慧佳、李尚乘、周文乔、王岩岩等学弟和学妹们平时对我的支持!感谢未曾谋面过的余闯和若朴师兄的夸奖!感谢胡娜同学为我提供扫描仪!
在见识了这个世界的无奈,还生命的脆弱后,我更加珍惜我周围的每一个人,亲人、老师、同学、朋友。
毕业虽易,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4年5月10日夜
http://his.snnu.edu.cn:8000/forums/t/21115.asp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