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夏统万城遗址

(2014-04-17 23:38:51)
标签:

文化

分类: 遗址
    “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赫连勃勃(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

 

     离开水洞沟遗址,向东沿公路跑了不久,就上了高速。向东经盐池回到陕西,立马下起了雨,只好在定边住下。第二天一早清空万里,地上没有任何昨天下过雨的痕迹,于是临时决定去统万城一趟再回去。

     由于是临时决定的,之前也没有好好规划,只好靠卫星导航了。在导航上寻找遗址时,才偶然发现统万城遗址的位置很有意思,如果把陕西省全图看做一个跪着的兵秦俑,它正好位于秦俑喉咙前的领子尖上,这位置很“致命”呀!去统万城的路很方便,沿着高速在快到横山县的黄蒿界出口下,之后一路按照路边的指示牌向西北大的方向行驶,最后过了无定河就到了。在快到统万城的东南面的高地上,可以看到埋葬统万城居民的八大梁墓群,地面已经被风沙埋没,看不出半点迹象,也就是路边的文保石碑提醒一下大家注意。

       记得最早了解统万城就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听学长讲解,说是“当时赫连勃勃特别狠,修完统万城的城墙后让士兵拿兵器往里刺,如果刺入的话就把筑城的工匠杀了,否则就把士兵杀了。这样导致士兵拼命刺,工匠拼命筑,因此统万城城墙特别坚固。”在前往统万城的路上,就给家人这样一知半解地讲了一遍,听完后我爸不信!说是“这样的话,要么士兵造反,要么工匠造反,城是肯定建不好!”我一听就火了,“ 你懂个啥!反正人家史书这么记载的,你爱信不信!”

      刚才发帖子时简单查了一下,《晋书》卷130《载记》第30记载: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勃勃以为忠,故委以营缮之任。”仔细看了一遍这段文字,发现原来只是“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没有说要是“锥不入”就杀士兵呀?!我顿时不好意思了。

        将车直接开到了统万城的西南角,最宏伟的西南角墩台和部分马面就出现了,之后沿着这里顺时针方向绕着城墙走了一圈。一上城墙,家人就发现这城也不大呀,四周城墙尽收眼底了!于是我又开始了一段讲解,这回家人没发现问题:“统万城由三部分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城只不过是‘宫城’而已,东面紧挨着还有一座城,外围还有一座大的外廓城。西面的“宫城”是最早建的,然后借用“宫城”东墙建东城,应该是官署办公的“皇城”,之后在外围修建外郭城,供百姓居住。整体模仿了隋唐长安城。”其中七成是书上看到的,还有三成是自己临时编的,觉得讲的还不错,但一回头就发现出硬伤了:“修建统万城时,隋唐长安城还没修吧?!”所以大家以这两件事为例,讲解员的话千万别全信!

     快1点离开统万城,在靖边县城是了饭,快4点往回赶,11点半终于回到家。(这已经是10天前的事情了,总共就逛了3天,整理文字和照片就用了10天,我都佩服我自己!)

2014年4月7日

参考书目和文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统万城遗址近几年考古工作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陕西省文管会《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年第3期;戴应新《赫连勃勃与统万城》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大夏统万城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